这话题转的有点快, 程寻眨了眨眼:“谢谢, 不过我想还是算了吧?”
她自己几斤几两,她心里有数。连弓都拉不开,她也不指望她在骑射上能有多大成就。不过, 苏凌同学竟然主动提出要教她骑射,她受宠若惊之余又颇觉惭愧。
果然她骑射差到连苏凌都看不下去了么?竟然不顾男女之别要教导她?
“为什么算了?你再问杜聿, 他也帮不了你分毫。”
程寻不明白苏凌为什么突然提起杜聿,她摆一摆手:“不是,我骑射不行, 高夫子都拿我没办法,还是不浪费你时间了。”
而且她担心二哥生气。
“浪费时间?”苏凌哂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下学后你换了衣裳, 就去小校场, 什么都不用带。”
程寻第一次见到这般强势而直接的苏凌, 自己还没说上几句,对方便做了决定。她一时搞不懂小姐姐的心思。
下学后, 苏凌还不忘提醒她:“我在小校场等你。”
程寻有些头大,看上去苏凌同学并不把她当外人啊。可是她生不出强烈拒绝的心思。——虽然苏凌不知道她的真实性别,但她却是真心想拿苏凌当朋友的。
她自己没本事改变世界,可对有理想有志气有想法有能力, 凭一己之力提高女性地位的苏凌, 她还是由衷钦佩的。
程寻回家换上了玄色箭袖, 临出门时, 看见二哥程启, 她不由地一阵心虚。
程启扫了她一眼:“怎么这么打扮?”
“二哥。”程寻站定,半垂着脑袋,眼珠子骨碌碌直转,“快要到月末了,我想练练骑射。”
“练骑射?”程启轻笑,“你那力气,练什么骑射?别胳膊疼了再回来嚷嚷。量力而行,知道吗?”
程寻连连点头:“知道。”
“你整日看书学习,适当活动一下也好。要知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他挥一挥手,“去吧。天黑前必须回来。”
程寻应下,小跑着离开。——真没想到,今日在二哥这边,竟然这般顺利。
她一路直奔小校场,目光掠过蹴鞠的同窗,她一眼就看见了东北方向的苏凌,和霍冉。
这两人俱是一身玄色箭袖,英姿飒爽。
程寻脚步微顿。那天在小校场上,霍冉输了别扭,后来不知怎么,竟和苏凌成了好友,还相邀一起蹴鞠来着。
阳光下的两人,一个健壮,一个清瘦。一个如蓬勃朝阳,一个似皎皎明月。
她古井无波的内心忽然就有了那么一丝丝荡漾。“内容简介:少女苏凌乔装打扮到崇德书院求学,结识一众同窗,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并成功提高女性地位。”她早就烂熟于心的这句话蓦地涌上了心头。
“愣着干什么?过来啊。”苏凌扫了她一眼,“霍冉知道我们练习射箭,也跟过来凑热闹,你不用管他。”
霍冉冲程寻点一点头,算是打招呼。
苏凌递了一张弓给她:“你先试试,看能不能拉得动。”
程寻接过来一试,比平时省力不少。她惊喜道:“我能拉动诶。”
“苏凌特意做的弓,比咱们平时练的轻了很多。你要是还拉不动,那就真奇了怪了。”霍冉在一边凉凉说道。
“啊……”程寻脸颊发烫,她转头看向苏凌,向其求证,“真的吗?你特意做的?”
小姐姐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她对着苏凌都快要星星眼了。
轻轻颔首,苏凌唇畔漾出了些许笑意,看她惊喜而又感动的模样,他“嗯”了一声,自然而又略带骄矜:“之前做的,有些粗糙了,你将就着用用。喜欢的话,以后再给你做。”
“嗯嗯嗯。”程寻连点头又摇头,不粗糙,一点都不粗糙。
“还有,你要练的是技巧,短时间内想练成大力士,不容易也没必要。”苏凌声音很轻。
程寻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我听你的。
她信赖的模样很好地取悦了苏凌。他勾了勾唇角,立于她身后,轻扶她塌下去的肩,又调整了一下她手的位置。
不经意间,两人的手碰在一处,程寻尚无动作,苏凌已轻咳一声,耳根微红。
程寻反应过来,暗暗一笑,心想:小姐姐这是害羞了。她故意看了他:“是这样吗?”
苏凌正要说话,抱臂站在一旁的霍冉已然开口:“这还用问?程寻你是不是呆子啊?这都不会……”
他还未说完,苏凌一个冰冷的眼神扫了过来。
霍冉眼神一闪,明明是夏日,他心头竟无端浮起寒意。想起自己还有求于人:“好,我闭嘴,我安静。”
程寻尴尬而惭愧,她确实不擅长骑射。
“不用理他,月测倒数的人没资格笑话别人。”苏凌从箭囊抽出一支箭,不再看霍冉。
霍冉一噎,月测倒数怎么了?他以前骑射可是第一!——虽然现在不是了。
站在小校场,霍冉一边回想着自己旧日风采,一边看苏凌手把手教程寻如何开弓,如何靠弦,如何射箭。
等程寻射中,已经日落西山了。
从拉不开弓到能中靶,程寻自觉进步神速,她冲苏凌诚恳道谢:“辛苦你了,谢谢。”
“晚上泡个热水澡,当心肩膀疼。”苏凌神色淡淡。
程寻认真点头,再次道谢。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们下学后就在小校场练习射箭。
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到了六月的骑射课上,程寻手执特制的弓,竟破天荒地得了高夫子一声夸赞:“不错,总算是有点长进了。”
程寻心中欢喜,立时将目光投向了苏凌,冲他灿然一笑。
苏凌只轻轻点了点头。阳光扫在他身上,给他清隽的眉眼镀上了点点金光。
程寻深吸一口气,默默感叹一句:好帅,女孩子长成这样,犯规了。
她能得高夫子夸奖,多亏了苏同学,她想她得做点什么表示谢意。目前已知苏凌不喜欢饴糖和算筹。他喜欢什么,她倒还不知道。
她想了好久,想不出个所以然,就在下学后悄悄问他:“你有特别喜欢的东西吗?”
她一双眼睛忽闪忽闪,清澈如水的眸子里蕴满了期待。
不过程寻此人还算豁达,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系统的奖励,有了最好,没有也过。难道单凭她自己的本事,就一定比别人学的差了?
她原本也不需要什么天降金手指。
于是,程寻将系统的事放在一边,认真听课。
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沉迷于学习的程寻,心情也很美好。然而她的好心情只持续到晚饭后。
吃罢饭,略坐一坐,程寻正打算去小憩一会儿,不想却被父亲叫到了书房,同去的还有二哥程启。
父亲程渊神情温和:“呦呦,你今年十三岁了。”
一听到这个开头,程寻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来。她点一点头:“是啊,爹。”
“三年前,你进书院时,咱们约法三章,你可还记得?”
程寻眼皮一跳:“记得呢。第一、不得暴露女子身份。第二不得与同窗走得太近。”她指了指自己的脸:“爹,你看我这张脸,可是一点姑娘样子都没有了。我长相随了爹爹,这下子可给爹爹脸上抹黑了……”
程渊最宠小女儿,听她信口胡诌,不觉莞尔:“又胡说了,你相貌随你娘,哪里像我了?”
“才没有胡说,我的鼻子、眼睛、眉毛,都跟爹一样一样的……”
一旁的程启见越扯越远,轻咳一声,把话题拉了回来:“呦呦,你怎么偏生漏了第三条?我且问你,第三条是什么?”
“第三、在书院读书只是权宜之计,过几年,大些了,不可再滞留书院。”程寻脱口而出,她转了转眼珠,“可我不是还小吗?我才十三。”
十三在现代,还是上初中的萝莉,可在大周,十三岁的她已经有随时辍学的可能了。
程启皱眉:“十三岁不小了,再过两年就及笄了。你在学堂读书,终是不大妥当。”
“怎么不妥当了?”程寻下意识反驳。
“学堂里都是男子,你一个姑娘家,你说哪里不妥当?”程启想起今日纪方搭在小妹肩头的胳膊,再想到她和纪方一起被罚站,他就胸口发闷。
“二哥,我有注意分寸。我在书院了三年,一直独来独往,远离同窗,你是知道的。”程寻毫不退让。她又挽了父亲的胳膊,软语撒娇,“爹,你跟二哥说,说我喜欢读书。”
“你喜欢读书,我不拦你。我可以每日抽出时间教你。”程启耐着性子,“学堂就可以不去了。”
程寻扁了扁嘴:“二哥能教我诗词经义,也能教我律法时政,能教我骑射,能教我算学吗?”
程启一呆,面显尴尬。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所学颇杂,对算学自然也不陌生。然而论算学天赋,他自认不如小妹。时至今日,他还记得年仅十岁的小妹不用算筹,却早他一步报出一个复杂的算式答案来。
先前他也曾试过给呦呦延请夫子,让她在家中读书学习。可是博学多才、样样精通的夫子并不多。而且这样的夫子也都不愿意去教导一个小姑娘。
只想上学,无意让二哥难堪,程寻话一出口,就有些悔意,打算绕过这个话题,她拉着父亲的胳膊轻轻晃了晃:“爹,我知道你跟二哥是担心我。可是你们看,我在咱们家书院,又有爹娘哥嫂护着,能出什么事啊?过两年,再过两年,等我学完了,不等你们开口,我自己就回来陪爹娘。到时候,你们赶都赶不走。”
程渊轻笑:“学完?学无止境,再过两年,你就想学完?”
“爹——”程寻赧然,她涂黑了面颊,看不出脸红,但小女儿情态十足。
“罢了罢了,你一心向学,爹也不拦你。”程渊捻须一笑,语带遗憾,“可惜你生成了女儿身……”
听闻父亲同意自己继续留在书院,程寻大喜:“女孩儿才好呢,能陪爹爹。我就知道爹爹最疼我了。”
程渊哈哈一笑。
“……”程启看看父亲小妹,嘴唇翕动,却也不好再说什么。沉默了一瞬,他冲程渊行了一礼:“父亲,孩儿先告退了。”
程渊颔首,以示知晓。
这次虽有惊无险,可程寻也不敢完全放下心来,二哥离开后,她缠着父亲,请教了好几个问题,暗暗表明自己热爱学习,愿意一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程渊岂会看不出她的意图?不过是想着在崇德书院,自己眼皮子底下,不会有事。即使真有不妥,她也能及时脱身,才愿意纵着她一些罢了。
他检查女儿功课,发现女儿确实认真学习,没有荒废时光,勉励了她几句,要她去休息。
程寻施了一礼,笑容灿烂:“爹爹,那我回去啦。”她退出书房,并未直接回自己房间,而是向西行了数步,拐进了二哥的小院子。
暮色四合,程启院中的一大丛文竹在清风中摆动,竹影婆娑。程寻扬声唤道:“嫂嫂,二哥在家吗?”
竹帘被掀开,二嫂卢氏探出半张脸来。她笑笑:“在呢,快进来吧。”说着,她又扭头朝里招呼:“相公,呦呦来了。”
程寻随卢氏进了房内。程启夫妇的房间不知是谁设计的,是个套间。掀帘进去,能看见摆放整齐的书桌长椅以及满是书籍的书架。书架后的角落里,有一道暗门。暗门后面,则是夫妇俩安寝的所在。
她一走进去,程启就站了起来:“你有什么事?”
眨眨眼,程寻环顾四周,轻笑:“也没事,就是找二哥说说话。”
二嫂卢氏招呼她落座,又笑着去倒了茶:“你们先坐着,我想起来,我有个荷包还差几针没绣完,我先去忙。”她说完,推开暗门,进了内室。
目送二嫂离开后,程寻的目光掠过书桌上的算筹,落在一幅字上,赞道:“这是二哥新写的吗?写的真好……”
斜了她一眼,程启神色淡淡:“说吧,你到底有什么事?”
“二哥,你今天是不是生我气了?”程寻眼珠微动,“我早课不是故意去晚的,我在杨夫子的课上,也没有胡闹……”她觑着兄长的神色,又加了一句:“还有,我今日还说错话了,二哥算学不差。”
她想,她今日说话挺过分。
程启轻嗤一声:“我还不至于因为这些生你的气。”
他熟知经义,工于诗词,在算学上,确实不及她,这一点他承认。
程寻心里隐约能猜到二哥对自己的不满在哪里,她轻声道:“我就知道。我答应你跟爹爹的事情,我都记着呢。我和同窗们有保持距离。二哥,我喜欢读书,我喜欢上学。”
她看见二哥嘴唇紧抿,似是有所触动,就又续道:“我还记得我学认字,就是二哥教的。”她伸手拿了笔架上的笔,又寻了一张干净的纸,随手写了个“呦”字,推倒兄长面前:“二哥,你看,可有进步?”
烛光下,少女眼中满是期待,墨黑的双瞳里烛光莹莹。
程启眼眸低垂,半晌方道:“比起一开始,狗爬一样的字,的确有进步。”
“哥,你是我亲哥吗?”程寻扁了扁嘴。
程启却是一笑:“不是,我是你夫子。把字写成这样,还好意思说自己一心求学?”
愣了一愣,程寻喜上眉梢,知道二哥这是在同自己说笑。她心中大喜:“那就要程夫子多多教我啦。”
说着她站起身,又似模似样,行了一礼。
程启避开她这一礼,正色道:“父亲同意你继续留在书院,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该怎么做,你心里应当有数。”
“有数呢,有数呢。”程寻连连点头,她举起两根手指,一脸认真,“我发誓,我会好好学习,跟同窗保持距离。”
“尤其是纪方。”程启面色缓和了一些,又道,“还有,新来的苏凌。”
“知道了。”纪方应着,他走了几步之后,又忍不住回头去看苏凌。苏凌正不疾不徐地行来,眉眼温和清隽,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纪方再定睛细看,却仿佛只是错觉。早课前,程寻站在苏凌座位旁边,说要还苏凌东西的场景蓦地浮现在他眼前。
苏凌说的未必是假的吧?——如果是假的,程寻早就反驳了。
纪方心里莫名地有些不舒服。
程寻走了好远以后,才意识到不对。怎么二话不说就走了?仔细想想,她似乎也没做错什么吧?她心虚什么?她虽然潜意识里把苏凌当成“自己人”,也的确给苏凌桌上放了一块糖,可那又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她跟苏凌不熟啊。若真熟悉,岂会不知道苏凌的喜好?
这么一想,程寻的心虚和不自在减轻了一些。
苏凌不喜欢糖,那就不喜欢呗。
等回到家,程寻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决定先放下此事,好好学习。——期间她倒也曾犹豫,要不要向纪方解释一番,转念一想,好像没有必要。
一点小事,她若郑重解释,反而显得小题大做。而且她答应了二哥,要远离同窗。——当然,也许她要远离的,除了纪方,还有苏凌。
她不大能理解苏凌忽然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感觉有点怪怪的。
程寻没再想起这个小插曲,她认真复习功课,准备迎接月测。
崇德书院自建校之初,就规定每月月末各科进行测试,排名次后张贴在书院学堂外的公告墙上。——就跟朝廷邸报手抄版贴在一处。
这是关乎面子的大事,程寻不想怠慢。
纪方有心再问一问程寻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见她一心读书无暇顾及俗事,满肚子的话也不知该怎么说出口,悻悻地翻开了书。
或许是临阵磨枪起了作用,纪方此次月测发挥还不错。
书院规定,每月初一十五,学子不必上课,可以回家休息。崇德书院的学子多是京城人,纪方、温建勋、云蔚等人在月测结束后,就跟着来接他们的家人回京城。
学子走了大半,学院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留在书院的学子们,或去街上闲逛,或去山间玩乐,各有各的消遣。
程寻则难得换上了女装,不再刻意涂黑粉掩饰容貌的她,身着浅绿色的翡翠繁纱裙,更显得眉目如画,肌肤胜雪。
嫂嫂卢氏含笑打量着她,笑道:“可惜呦呦没有穿耳洞,若是再配上耳坠子,那才好看呢。”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