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人, 她并不陌生。她幼年时跟随父母到张家做客,跟他打过交道。此时重逢,她点一点头,算作打招呼。
张煜微微一愣, 有短暂的失神。打量了她片刻后,他下巴轻抬, 语气不善:“你们家开科取士是看君子六艺?”
十六七岁的少年, 衣饰华贵, 容貌俊彦, 可惜说话的语气和居高临下的神情让人难生好感。
“四哥!”琳琅斜了他一眼, 嗔道, “说什么呢?这是程家的表妹, 呦呦。”她又冲程寻一笑:“呦呦,这是我四哥,单名一个煜字,先时在国子监读书。我四哥这个人啊,就爱说笑。”
回答她的是张煜的一声低哼。
程寻思忖着这一声轻哼包含着多种情绪, 可不管是哪一种,都教人高兴不起来。她不紧不慢道:“开科取士是朝廷的事情, 我们家并不敢僭越。”她又转向琳琅, 轻声道:“士子要通五经贯六艺,我曾祖父也说, ‘崇德尚能, 求真务实’, 所以除了四书五经、时政诗词外,书院还教礼、乐、射、御、书、数。”
琳琅点头,笑道:“崇德尚能?说的好,是得让他们有能力。这世上能考上官儿的读书人没几个,可不能一个两个都变成呆子了。”
程寻只是一笑。
张煜皱眉,一脸的不赞同:“又胡说了,读书人读圣人之言,行君子之事,怎会变成呆子?”
程寻心说,读圣人之言,行君子之事,可不就是通五经贯六艺么?抬眸看了看天空,瓦蓝一片,万里无云。她轻轻扯了扯琳琅:“咱们出来有一会儿了,要不要先回去?”
小心翼翼看了张煜一眼,琳琅脸上闪过犹豫,很快又换成了笑容:“呦呦,你别急啊,园子还没逛完呢。不如咱们几个就在这儿清清静静地赏花。反正四哥也不是外人,说起来,你还要唤他一声表哥呢,是吧?”
程寻眼眸半垂,没有说话。她小时候倒也听从过母亲的吩咐,唤张煜表哥,不过对方并不领情,还出言讥讽。她自然知道缘由,在张家,她和母亲雷氏的身份都有点尴尬。这也是她不乐意到张家来的一大原因。
琳琅暗暗拉了拉她,动作极轻:“呦呦?”
“嗯。”程寻定一定神,“四表哥”在舌尖打转,还未出声,那张煜已开口道:“你们慢慢逛,我去前院招呼客人。”
他目光在程寻脸上停留了一瞬,很快又移开,冲琳琅点头致意后,转身离去。
“四哥,你……”琳琅待要挽留,他已经走远了。轻轻叹一口气,她收回视线,向程寻解释:“呦呦不要误会。我四哥这个人有点怪,不过他人特别好……”
程寻也有哥哥,能理解琳琅在外人面前对自己兄长的维护,是以她点一点头并不反驳。
琳琅觑着她的神色,见她神态如常,不像羞怒的模样,略略松一口气。又同她闲聊几句,才领着她重回了厅堂。
程寻轻声道谢后,回到母亲身边,伴其左右。期间也曾遇上不相熟的长辈,因为母亲提点过,她应对得体,毫无差错。
雷氏暗暗点头,对女儿的表现颇为满意。
程寻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落落大方,从容自若,心里却盼着早些结束,早点回家去。终于熬到寿宴散了,她同母亲二嫂出了北乡侯府,坐上了自家马车。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程寻倚靠着马车壁,眨了眨眼:“二哥呢?他知道咱们要走了么?”
一想到要回家,她的心情就变好了许多。
二嫂卢氏道:“他知道,已经叫小厮去通知他了。”
程寻点一点头:“哦。”
“再等一会儿。”雷氏柔柔一笑,“呦呦这么急着回家?”
程寻转一转眼珠:“是呢,我还不知道今日夫子都教了什么,怪着急的。”
她不大喜欢待在张家,可这话不好对母亲讲。雷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北乡伯府长大,对张家的感情挺复杂。
雷氏微怔,继而轻笑着摇头:“就你好学,出门做客还惦记着功课。”她收敛了笑意,状似无意问道:“呦呦今日有没有……”
话未说完,忽然听到马车外车夫惊喜的声音:“三少爷?!”
三少爷?
马车中的几人俱是一惊,雷氏下意识看向程寻:“呦呦?”她没听错吧?
程寻倾身上前掀开了车帘,果然看见马车外那张熟悉的脸。她回头对母亲道:“娘,是三哥。”说着将身子侧开,让那个神明爽俊的少年直接出现在母亲的视线中。
雷氏看清了马车外的人:“瑞儿?”
这少年正是程瑞。他冲车内人施了一礼:“嬢嬢,二嫂。”
“嬢嬢”这个称呼教雷氏眼眶发酸,她身形微动,想要下车。
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现在却只能含糊地唤她一声“嬢嬢”。
当初程瑞被过继出去,由长房的第三子变成了二房的长子。她告诉自己,这不是坏事。二房的程浩在京城做官,年纪轻轻已官居三品,其妻赵氏亦是出身大家。做他们的独子绝对不会比在自家差。程浩夫妇也向她保证,肯定会善待程瑞。这些年,程瑞在二房,确实不错,可自己的骨肉成了旁人的孩子,仍是她心中一大痛事。
程瑞面带微笑:“这里不是厮见的地方,嬢嬢不用特意下来了。”
“你怎么在这儿?”雷氏心知他说的在理,她整了整心情,轻声询问,“今日不用上学吗?”
程瑞一笑:“我就是从国子监过来的,听说北乡伯府今日有寿宴,想着嬢嬢可能会过来,就来碰碰运气。运气不错,竟然还真给碰上了。”
雷氏听闻他是特意过来,心中热流涌动:“你这段时日可还好?功课不重吧?吃的、玩的可都还好……”
她一时问了好几个问题,程瑞一一答了。
程寻保持着掀车帘的姿势,看母子二人一个在车外,一个在车内交谈。
片刻间,话题竟引到了她的身上。
“嬢嬢,其实我这回是来找呦呦的。”程瑞一本正经,暗暗冲程寻使个眼色。
程寻会意,应声道:“找我么?找我做什么?”
“对。”程瑞点头,“你上回在信里提的事情,我找到了解决的法子。”他说着又看向雷氏,甚是诚恳,“嬢嬢,我想带呦呦去办点事情,行么?”
“什么?”雷氏一怔。
“可能会耽搁很久,嬢嬢和二嫂可以先回去,不用等了。等事情办完,我送呦呦回去就是。”
“你?你送她?”雷氏神情微变。
“是啊,我肯定要亲自把她送回书院的。”程瑞认真保证,“不能让她自己回去啊,反正我明日休沐。”
雷氏心念微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可如果瑞儿送了呦呦回书院就不一样了。而且,她只有这一双儿女,对他们,尤其是程瑞的请求,她更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她只点了点头:“那你们去吧,早点回来。”
程瑞和程寻冲母亲齐齐施了一礼。这对龙凤胎虽不在一处长大,可是默契十足。雷氏看着看着眼眶微热,差点掉下泪来。她挥一挥手:“去吧,小心一些,注意安全。”
兄妹两人应了一声,一起离去。
程瑞是坐马车过来的,他将程寻拉上车后,先吩咐书童:“生宣,你回去禀告太太,说我今日有事,不回去了。”
他在国子监读书,有时也曾宿在同窗好友家里,教生宣回去报讯儿的。生宣这种经验极为丰富,当下爽快应了,小跑着离去。
程瑞这才又吩咐车夫:“去馥香斋。”
马车行得又快又稳,半倚着马车的程瑞忽的抽出一柄折扇来,唰的一声打开,轻摇折扇,姿态风流:“怎样?”
程寻没忍住笑出了声:“你从哪儿得来的?我看这扇面上的字倒不错。”
“嘁”了一声,程瑞不满:“问你人呢,没问你字。”
“好看。”程寻点头,随口敷衍,“跟我长得像,自然好看。”
其实他们两个并不十分相似。她容貌像母亲,而三哥程瑞更像父亲多一些。
“你——”程瑞合上折扇,在小妹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谁跟你像了?你个黑不溜秋的小黑鬼。”
程寻反驳:“才不是,我现在又没涂黑粉。”她伸出手,撸了袖子,露出一截白皙莹润的皓腕,直接递到程瑞眼前:“说,哪里黑了?”
程瑞用扇子将她的手臂推开,换了神色,认真道:“就是要跟你说这件事呢,我记得你在信上说,上回给你的黑粉掉色?那可是馥香斋新出的。”
提起此事,程寻深吸一口气,将她擦脸擦出黑渍的事情说了,只略去了跟苏凌相关的部分。
程瑞沉吟片刻:“这倒是奇了。馥香斋的掌柜明明说只有特制的水才能擦掉。怎么会遇水掉色?”
程寻也想不明白,就没有接话。
马车终于停下,这是程寻第一次来馥香斋。
程瑞颇为大方:“这里面胭脂水粉,首饰钗环,你看上什么,只管说。哥哥给你买。”
程寻笑了一笑,她只拿了自己用惯的黑粉。
反倒是程瑞给她挑了几样,末了又吩咐店伴:“一式两份装好。”
程寻轻声道:“我用不着,你银子省着点花。”
“没事没事,这点钱我还是有的。”程瑞摆手,“我什么都不多,就月银多。给你一份,给端娘一份,那丫头整日说我偏心。”
程寻点一点头,没再拒绝。
兄妹俩又在外逗留了好一会儿。他们虽然数月不曾见面,但是感情深厚,关系和睦,只恨时光太短。
程瑞看着时候不早了,才教车夫驾车,出城回书院。
崇德书院距京城有三十里,这路程不远也不近。尽管夏日白天长,可马车到书院外时,天也快黑了。
书院门口格外安静。
他们在下马石边下车,兄妹两人步行走石阶进书院。
刚行得几步,忽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程寻顿觉诧异,这时候了,还有人来书院?她回头去看,暮色里,两人正一前一后行来,竟是苏凌和沈夫子。
虽然夜幕低垂,可程寻一眼就看清了那个少年的面容。
两人目光相对,程寻一惊,她现下可是女装!苏凌会不会认出她来?
来不及多想,她直接伸手拉了一下程瑞,将脑袋藏进了他肩颈处。
程寻咳嗽一声,果断摇头,严肃认真:“见过,没留意。”她顶着云蔚失望的眼神,继续说道:“人家姑娘闺阁严谨,咱们又是端方君子,干吗要留心一个陌生姑娘长什么样?”
“什么陌生姑娘?”云蔚有点心虚,但很快,他又振振有词,“她是山长的女儿,就是咱们小师妹。师兄关心师妹,有什么不对?”
“才不是你小师妹。”程寻当即反驳,“程夫子的幼妹,明明是你的小师姑。”
“什么……小师姑?”云蔚不服气,“我听说她才十三四岁,算哪门子小师姑?明明是小师妹。”
他们说话时,离得不远,后来云蔚更是不留神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苏凌从外面走进学堂,粗略扫视了一眼,目光定在他们几乎要碰到一起的头上,他眼神沉了沉,抬腿走了过去。
云蔚正在努力保持自己的辈分,忽然身后冷不丁响起一个声音:“在说什么呢?”他听出是苏凌的声音。——前几日,他们一直在一起蹴鞠来着。他如实回答:“说小师妹呢。”
看见骤然出现的苏凌,程寻立时想起她对二哥的保证:与男同窗保持距离。她飞快地瞧了苏凌一眼,不着痕迹地远离云蔚,偏向苏凌。
她这点小动作落入苏凌眼中,他紧抿的唇不知不觉翘起一个细小的弧度:“什么小师妹?”
“咱们山长有个女儿,你不知道吧?”云蔚没注意到这些,他说起两人方才的小争执,又道:“苏凌,你说咱们是不是该管她叫小师妹?谁愿意叫一个比咱们还小的姑娘做师姑啊。”
程寻眼神微闪,她倒也不想争师姑这个名头,她就是不大喜欢被云蔚说成什么小师妹。不过,这会儿她倒是想着,若是成了师姑,他们肯定就不会再议论她了。——小师妹这名头带些旖旎缠绵,可师姑那就成冰冷疏远的长辈了啊。
云蔚还在猜测:“是了,你也姓程,是不是按辈分,你得管她喊姑姑,所以也非要拉我们一样……”
程寻:“……”
苏凌低声提醒:“别说了,叶夫子来了。”
几人忙回到座位坐好。
叶夫子的法理课讲的很精彩,可是苏凌却听不进去,他似有若无的目光停留在程寻的身上,又想起云蔚的话:
山长有个女儿,十三四岁,谁都没有见过……
程寻不知道的是,她盯着叶夫子,苏凌盯着她。
杨夫子与其女重逢之后,学院学子们对算学的热情猛然高涨。程寻发现这几日有不少学子得了空就往杏园跑,说是要向杨夫子请教功课。
算学虽然是必须学的课程,但平日里大家伙对算学可没这么重视。她初时不解,后一想到大家近来议论杨姑娘,她就大致猜到了一些。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杨姑娘现下可也在杏园住着呢。——虽说不一定能见着面,离佳人近一些也是好的。
当然,也有人不凑这个热闹。比如杜聿,比如苏凌,比如程寻。
程寻和往常一样,一下了学就收拾了东西回家,好好学习,远离同学。
然而,刚回到家,她就得知有客人。这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引得崇德书院的学子发奋学习算学的杨姑娘。
杨姑娘换了一身衣裳,褪下粗布衣裙的她,青春靓丽。她正在陪雷氏说话,一听见脚步声,当即螓首低垂,做出害羞模样来。
本要抬腿迈进去的程寻脚步微顿,她扫了一眼自己身上雨过天青色的服饰,觉得自己似乎不应该就这么进去。
她现在是个男孩子啊,得避嫌。
可惜她刚迈出的一条腿还未来得及收回,就听母亲含笑说道:“呦,程寻,你进来吧,不碍事的。”
程寻眼角的余光瞥见那杨姑娘颇有些局促的站了起来,她更不好进去,推辞道:“不用了吧,这里有女客。”
“什么不用?姣姣寻你有事呢,你避什么?”雷氏冲女儿招手,示意她上前来。“再说,杨家和程家也算有通家之好,没那么多避讳。”
“寻我?”程寻诧异,只得走了进来,“寻我做什么?”她的那句“寻我到学堂寻我就是了”在看清杨姑娘身上的衣衫后,生生咽了下去。
咦,这跟她上个月新做的,还未上身的夏装很像嘛!不过穿在杨姑娘身上倒挺合身。
她在书院读书,多穿男装校服。但是她自己爱美,做了四身新衣衫后,也细细观赏了很久。
此时她忍不住想,穿在她身上是什么模样。
杨姑娘冲程寻福了福身:“多谢程公子青鸟传信,使我父女得以团聚。杨姣无以为报,以薄礼聊表寸心,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程寻讶然,一则为杨姣的谈吐,二则为对方话里的内容。这不大像是不识字的啊。她忙摆一摆手:“些许小事,杨姑娘太客气了。我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她顿了一顿,又道:“再者,当日报信的不止我一个人。”
她是和苏凌一起报的信啊。
说话间她站在距离杨姣三尺外开的地方,认认真真回了一礼。
杨姣面上浮起一丝怔然,那日她确实是向两个人求助了,但她很清楚,真正愿意帮她的只有这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旁边那个少年虽然眉目清隽,可是神色冷淡,并无助她之意。
她没有反驳程寻的话,只低头取出一个笔袋来:“我自己做的,做的不好。希望程公子不要嫌弃。”
程寻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杨姑娘太客气了。”
她不过是说了一句话,没必要受人家的礼。
“程公子是嫌弃我针线不好了?”杨姣嘴一扁,看着像是要哭出来了。
程寻有点傻眼,求救般看着母亲。
雷氏一笑:“你这孩子,这是姣姣的一片心意,你先收着就是。”她知道女儿在担心什么,又含笑道:“姣姣是个热心肠的孩子,针线又好,给你的笔袋倒也罢了,做的香囊、扇坠才是精致。”
杨夫子与爱女重逢,然则他独居多年,一时也不知道如何照看女儿,只得请了热心的山长夫人出面。雷氏怜惜杨姣经历,看其风尘仆仆,行李也少,干脆先拿了给女儿新做的衣衫,让其暂时用着,又将自己的首饰头面挑选了一些赠与杨姣,好言好语劝慰。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