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大乾人皇:我杀敌就可以获得能力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林文虎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前来迎接的卞人雄和一众将领,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

“镇北侯沈之奕呢?好大的架子,竟敢不来迎接本官?”林文虎的声音尖锐,充满了挑衅。

卞人雄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身后,铁鼎、陶建等先锋营的老人,更是个个怒目而视。

“林大人,”卞人雄压着火气,沉声说道,“侯爷正在城楼之上,观察敌情,调度防务,一时走不开。”

“哦?防务?”林文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高高举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北蛮叩关,边防紧急。特遣翰林院侍读学士林文虎,为钦差大臣,巡查边防,节制北方军务!总兵卞人雄,即刻交出雁门关兵符及防务文书,听候调遣!镇北侯沈之奕,涉嫌构陷朝臣,即日起,暂停一切军务,配合调查!钦此!”

圣旨一出,全场死寂。

这是**裸的夺权!

不只是要夺卞人雄的兵权,更是要将沈之奕彻底架空,变成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囚犯!

卞人雄的身体,僵在了原地。

他身后的将士们,也全都骚动起来。

交,还是不交?

交出兵符,等于将整个雁门关,将侯爷的性命,都交到了这个林家小人的手上。雁门关,这块好不容易才有了主心骨的铁板,顷刻间就会被林家渗透得千疮百孔。

不交?

那就是抗旨不遵!

是谋反!

罪名更大,死得更快!

林文虎看着卞人雄那张涨成了猪肝色的脸,脸上的讥讽之色更浓。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把沈之奕和镇国公的脸,踩在脚下。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个平静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钦差大人远道而来,车马劳顿,不如先入城歇息。”

沈之奕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场中。

他依旧是一身玄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对着林文虎拱了拱手。

“至于防务交接之事,容后再议。毕竟,现在关外三万北蛮铁骑虎视眈眈,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我想,钦差大人饱读诗书,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他的话,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既给了台阶,又暗中点出,你林文虎一个文官,别在这里对军务指手画脚。

“放肆!”

林文虎被戳到了痛处,顿时勃然大怒。

他冷笑一声,直接撕破了脸皮。

“本官看,不是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而是有人做贼心虚,想要销毁罪证吧!”

他猛地一挥手,对他身后的京营士兵下令。

“来人!立刻封锁军械库、粮仓!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本官要亲自清点,看看这里面,有多少东西,是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

这一招,狠毒至极。

这是要彻底断绝雁门关的后勤,釜底抽薪!

一旦军械库和粮仓被他控制,那整个雁门关的将士,就都成了没牙的老虎,只能任由他拿捏。

沈之奕的瞳孔,微微收缩。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他身后的苏杏吟,悄无声息地上前一步,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地说了几句话。

沈之奕脸上的寒意,缓缓散去。

他看着嚣张跋扈的林文虎,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夜。

帅府之内,灯火通明。

苏杏吟亲自召集了十几名在雁门关服役超过十年,身上带着伤残的老兵。

这些人,都是在林致远掌控吏部那些年,被克扣军饷,被无视功劳,眼睁睁看着袍泽兄弟因为缺衣少食、伤药不足而惨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活见证。

苏杏吟没有多问。

她只是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亲自研墨,然后,将笔递给了其中一名断了右臂的老兵。

“老将军,把你们想说的话,都写下来。”

那老兵看着眼前的纸笔,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上了泪水。

他沉默着,用仅存的左手,颤抖着,接过了那支笔。

他不会写什么华丽的辞藻。

他只是将一个又一个,他亲眼看着死去的兄弟的名字,歪歪扭扭地,写在了纸上。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人命,一桩血淋淋的冤案。

“我兄弟,张三,冻死的,年三十晚上,就死在我怀里,身上连件棉衣都没有。”

“李四家的,等了他十年,最后只等到一具尸骨。”

“还有王麻子,他说他想回家看看他刚出生的娃……”

一个又一个老兵,泣不成声地,讲述着那些被埋藏了十年的血泪往事。

苏杏吟的眼眶也红了。

她接过笔,将那些口述的血泪,一字一句,用最锋利,最锥心的文字,记录下来。

一篇《边军血书》,在血与泪中,逐渐成型。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苏杏吟看着这篇承载了无数将士冤屈的檄文,抬起头,看向沈之奕。

“侯爷,这血书,不能直接送去朝堂,我们要让它……在京城,掀起一场风暴!”

苏杏吟看着那篇刚刚写就,墨迹未干的《边军血书》,眼中没有半分的犹豫,只有冰冷的决断。

“侯爷,这封血书,是一把刀。”

她的声音清冷,却带着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

“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它不能走任何官方的渠道,否则只会被林家和太子党羽在中途截下,石沉大海。”

沈之奕看着她,静待下文。

苏杏吟的思路,如同一张精密的蛛网,缓缓铺开。

“我们要让它,成为一场风暴。一场从京城最底层,席卷到朝堂最高处的舆论风暴。”

她开始详细地规划。

镇国公府在京城的暗线,不能轻易动用,那是最后的底牌。但可以用他们来传递消息,而不是实物。

真正负责传递这封血书的,是那些人。

那些从雁门关退役,身有残疾,在京城靠着做苦力,开小酒馆勉强度日的老兵。

他们是活生生的证据。

他们的背后,连接着京城最庞大的底层社会。

血书的副本,将被秘密送到他们的手中。

而后,通过他们,再传到那些还心怀天下,热血未凉的国子监、太学的士子手中。

士子,是舆论的源头。

他们的一篇文章,一首诗,就能让一件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最后的目标,才是那些在朝堂之上,与林家、太子一党政见不合,却苦于没有把柄的正直言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