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开局太子大婚,我取而代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洛水河畔,赏月的行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一艘艘画舫之上,吟诗作对声,觥筹交错声,袅袅丝竹声,不绝于耳。

然而。

热闹,是它们的,并不属于听香阁主画舫宴会厅内。

此时此刻。

整个主宴厅内,一片寂静。

朱三站在台中央,低头,一行一行地读阅着手中的诗稿,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逐渐张开,甚至就连抓着诗稿的手指都微微颤抖了起来,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

下方宾客们本来就非常好奇!

好奇东宫太子所作的诗词到底是什么水平!

结果!

现在!

见到朱三这副模样,一个个都下意识地伸长了脖子,心中好奇得不行。

终于!

一个穿着锦袍的宾客实在是忍不住了,率先开口,笑着打趣道:“朱管事,难不成太子殿下写了一首千古名诗不成?你这是什么表情?”

此言一出。

原本寂静的主宴厅内顿时重新热闹了起来。

显然,众人都觉得这只是个玩笑,都并不觉得曹魏能够写出什么所谓的千古名诗,脸上纷纷露出笑容。

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轻笑出声,笑声中,夹杂着几声低语,低语中透着几分轻蔑与不屑,丝毫没有给曹魏这个太子留半点面子的意思。

而此时,朱三终于是从秋江花月夜带给他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了。

他下意识抓紧了手中诗稿,深吸一口气,随后环视了全场一圈。

目光,一样从下方宾客们的脸上扫过。

看着宾客们那一张张不以为意的面庞,朱三神色不由一闪。

他已经可以预想到,待会儿自己将手中这首诗词诵念出来后宾客们的反应了。

最终,朱三的目光投向了曹魏所在的雅间。

旋即!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郑重地拱手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太子殿下文采斐然,朱某佩服!”

此话一出!

众人皆是一愣,脸上的戏谑与不屑之情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此时此刻,他们很多人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幻听了。

整个主宴厅内顿时就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当中。

寂静中,朱三带着几分激动和感慨的声音响起:“诸位贵客,朱某如今虽然只是听香阁的一个管事,但当年也曾诗动乾京,名噪一时,这些年虽操持俗务,却从未放下对诗词的钻研,品鉴能力自问还是有几分。”

这番话一出,下方宾客们就愈发的困惑了。

但也有几个脑子转得比较快的人,结合朱三刚才的那番话以及那副表情,脑中都萌生出了一个无比大胆且荒谬的猜测,一个个下意识地瞪大了双眼。

此时,朱三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故,在此,朱某敢断言,太子殿下此诗,完全能够力压过去十年间,我听香阁、绮云楼以及醉月堂三家联手举办的中秋诗会上所出的所有诗词!不不不!何止!何止啊!!!”

说着说着,朱三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诗词中那绝美的意境和画面,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亢奋,最后甚至连身体和声音都颤抖了起来:“太子这首《秋江花月夜》,足以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一个个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甚至还有人直接怀疑人生了!

他们仔细地回忆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确认自己刚才没有听错后,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

正如朱三刚才所说!

对于朱三这个听香阁的大管事,在场宾客或多或少,确实对他有些了解。

朱三年轻时确实名动乾京,诗名远扬,是个有真才实学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的眼力与鉴赏,自然无人质疑。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这么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竟然对东宫那个废物太子做所的诗词评价如此之高?

这……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主宴厅角落内,秦贞手下的那个老太监此刻脸色已经难看至极。

他阴恻恻地盯住了先前那个站起来‘迫使’曹魏作诗的青年才俊,目光中满是阴毒与狠辣。

那青年才俊很快察觉到了老太监阴沉的目光,与他对视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随即!

他突然出声道:“朱管事,听你说得这般夸张,着实是让在下好奇不已,太子殿下究竟作了一首何等之诗,不妨念出来,让吾等开开眼界!”

朱三深深地看了那青年才俊一眼后,迎着众人炯炯的目光,点头道:“既然诸位如此热切,那朱某现在就将太子殿下的佳作诵读一遍,让大家共赏。”

话音刚落,主宴厅再度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屏息凝神,静静等待起了朱三的吟诵。

一息,两息,三息。

然而。

过了快十息了,朱三却迟迟没有开口的意思,看起来又一次陷入了诗词的意境当中。

一时之间!

宾客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心中对《秋江花月夜》的期待,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眼见着朱三迟迟没有回神,一个宾客再也忍不住了,幽幽开口道:“哎呦,朱管事,你干嘛呀,呵呵,快诵诗吧,急死我们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朱三这才回过神,想到自己刚才的失态,当即对着众人鞠了一躬:“方才失态,见谅,见谅。”

说完!

他便清了清嗓子,随后摇头晃脑地诵念起来:“秋江水阔映麦平,麦野明月共江生。”

第一句落下,不少宾客的眼睛都亮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艳之色。

然而还未等他们细品,朱三便紧接着念出了第二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秋江无月明?”

宾客们的眼神中惊艳之色更浓了!

接着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

听着听着,半数以上的宾客都下意识地眯起了双眼,脑袋跟随着朱三的诵念而摇头晃脑了起来。

最终!

伴随着最后一句诗词落下,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