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有人以为赫连璝装模作样。
但当他真的独自驾着车,驶出营门后,群臣的目光都变了,一股敬佩油然而生。
赫连力俟提感慨道:“天王在世时,偏爱酒泉公,如今看来,太子才是纯孝之人。”
叱以鞑对此深以为然:“有子如此,天王也该含笑九泉了。”
这份孝心,让众人为之动容。
叱干罗引差点没笑出来,好在还是忍住了。
他当然知道赫连璝为什么敢孤身出营。
且不说他们之前就与刘义真有了勾结,如今赫连璝是打着赎回其父尸体的名义去见刘义真。
这是孝,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
刘义真就算要翻脸,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加害、扣押赫连璝这个大孝子。
当然也不可能跟人解释,说赫连璝与他暗通,根本就不是孝子。
否则赫连璝帮了他,他却对赫连璝出手,便是不义。
正因如此,赫连璝才敢肆无忌惮地出营,他要与刘义真相见,问清楚,对方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以前的约定还算不算数。
同时,赫连璝也发现大臣们对于拥立自己一事并不上心,所以一方面打造自己的孝子人设,另一方面,他确实需要刘义真的支持,助他登上大夏天王之位。
“来者何人!”一骑越众而出,拦在赫连璝的马车前,喝问道。
“大夏太子赫连璝,特来求回亡父遗骸。”
骑士当然听过赫连璝的名头,只是不清楚他为何敢孤身出营。
“且等着。”
骑士回到军阵后方,将事情禀明刘义真,刘义真诧异不已。
他进逼夏军营寨,就是为了给胡夏群臣压力。
只有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内部才能团结一致。
赫连璝也才会在危急存亡之刻,被众人拥立为天王,主持大局。
只不过,刘义真并没想到赫连璝还能打着赎回亡父的幌子出营。
当然,今后他们就是合作者了,赫连璝能够长点脑子,也是一件好事。
......
隔着一座辕门,胡夏群臣眼见赫连璝被带入了晋军阵中,不见了身影,无不祈盼着他能够平安归来。
赫连璝浑然不觉,他来到军阵后方,见众人簇拥着一名矮小少年,心知此人必是刘义真。
“敢问可是桂阳公当面?”
“正是。”刘义真微微颔首,指着一旁赫连勃勃的遗体道:“听说赫连兄此行是为了讨要令尊的骸骨,如今令尊陨于我手,赫连兄不会因此心生怨恨吧?”
赫连璝露出了笑容,完全不像一个丧父之人:“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老贼死不足惜!”
王镇恶等人闻言,无不面露鄙夷。
“不错!赫连勃勃罔顾兄弟之约,我亦深恨之。”刘义真却在叫好,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赫连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贼背信弃义,今日落得如此下场,纯属咎由自取!惟愿与君共鉴之。”
赫连璝终于确认了刘义真的立场,此前的约定依然有效,赫连璝大喜:“桂阳公斩杀老贼,于我有活命之恩,倘若桂阳公不忘旧诺,仍愿与我结为兄弟,赫连璝又怎敢生出异心。”
“好!明日我将在泾水之畔设下祭坛,由双方将士共同见证,与赫连兄歃血为盟!”刘义真欣喜不已。
但赫连璝叹气道:“老贼偏爱赫连伦,可谓人尽皆知,营中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追随我,今日前来,也是希望桂阳公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刘义真大笑:“我今日之所以率军进逼赫连兄的营寨,就是为了此事,天王之位,非我兄弟莫属。”
赫连璝闻言,转忧为喜,他拱手道:“倘若桂阳公信得过我,还请准我带回老贼的尸首。”
刘义真点点头,他原本是打算把赫连勃勃的首级悬挂在长安,或者送往彭城、建康,但是既然尸首对赫连璝有大用,刘义真自然也不会拒绝。
他问义从军都督,鲜卑人段宏:“段参军,可敢跟随赫连兄走一遭?”
段宏瞥了一眼赫连璝,这个小人都敢孤身前来,自己又有什么好怕的:“有何不敢!”
“好,还请段参军宣告众人,圣朝以孝治天下,我有感于赫连兄的诚孝,愿意与他结为兄弟,两家就此罢兵,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考虑清楚,不要自误。”
“下吏领命!”段宏大声应道。
赫连璝大喜过望:“桂阳公之恩德,赫连璝虽死难忘。”
......
“回来了!殿下回来了!”
远远望见赫连璝驾车返回,营内一片沸腾。
就这一会的功夫,赫连璝的壮举已经传扬开了。
胡人也是人,也讲亲情。
虽然遇到灾年,会把族中的老人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但这也是迫于无奈的做法。
赫连璝孤身出营,不仅是孝道的体现,也能彰显其胆识。
这一行为,早已让赫连勃勃的老臣们对他大为改观。
辕门缓缓打开,叱干罗引、赫连力俟提、叱以鞑等人迫不及待地出门相迎,看到赫连勃勃的尸首,众人无不失声痛哭。
赫连璝并没有因为带回了赫连勃勃而沾沾自喜,他满脸悲戚,好似掉了魂。
段宏被众人哭得心烦,直接用鲜卑语转述刘义真的话。
胡夏群臣闻言,前一秒还哭的声嘶力竭,此刻虽然泪痕未干,却有了几分喜色。
这场仗已经打不下去了,也没有人愿意继续打。
渭北士族反叛,新平郡被占,晋军又在营外列阵,他们这些人想跑都难。
如今刘义真被赫连璝打动,愿意结为兄弟,两家罢兵,这种情况下,众人自然支持赫连璝继承天王之位。
毕竟,赫连璝本就是太子,以他今日的表现,纵使一些老臣清楚赫连勃勃的心思,也不会再执意反对。
叱干罗引再次劝进:“殿下,社稷不可一日无主,还请殿下即天王位,以安群臣之心。”
这一次,群臣纷纷附和,跟着叱干罗引劝进,没有再冷场。
赫连璝也没有再拒绝,而是故作无奈状,叹道:“罢了,以今日之艰难形势,需得有人收拾残局,不是谦让的时候,寡人身为太子,怎可畏难,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众人大喜,纷纷叩首:“微臣拜见天王!”
(感谢失落的轻羽献出的1500部曲,意难平献出的100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