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大唐第一主播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看来郭将军和这个叫李行周的人,很熟?”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道。

“桓彦范滥用职权。三个月前他带人离开了并州,来到了郭将军镇守的朔州。”

“我怀疑他是害怕事情败露因此潜逃到了朔州边境,一但事发,就要逃到北方草原,叛国投敌。”

“因此我才悄悄的跑来找郭将军帮忙,最好是能不动声色的将此人交给我带回审问。”

“我怀疑他是突厥派来的细作,身负绝密使命!”

“胡说!”

郭元振大喝一声.

“此人忠勇非常,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唐士兵!”

郭元振内心一阵的吐槽。

你武攸宜真当我是边防的将军,不懂朝廷政治。

弄死了李行周。

面对太平公主的疯狂报复。

你武攸宜有武承嗣保着。

他郭元振不就变成替罪羊。

“是不是,一查便知。”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道。

“细作的事情姑且不论,纵容与包庇逃兵,绝对是板上钉钉的铁案。”

“此人居于幕后指使桓彦范行事,乃是罪魁祸首。”

“郭将军若能将此人帮我擒下带回,便是大功一件。”

“我回并州之后,一定马上催促大都督府,不顾万难也要尽快发来救兵!”

“……”

郭元振牙齿咬是骨骨响,他这下完全听懂武攸宜的意思了。

武攸宜,这是用“救兵”来当作条件,要挟他郭元振一起下手......治死李行周!

“建安王武攸宜!!”

郭元振暴喝一声。

“你这是栽赃嫁祸,公报私仇!!”

“这话从何说起?”

建安王武攸宜做‘惊愕’状。

“一则证据确凿,李某还敢冤枉了数百人、冤枉桓彦范这样的大将吗?他可是黑齿将军非常器重的心腹啊,不久黑齿将军亲自到了,我若没有铁证,将要如何交待?......”

“再者公报私仇更是无从说起。我报负谁了?”

“少装!”

郭元振非常恼火的道。

“李行周是李行周!你跟李行周有过节,就想趁此机会了断他的性命!”

“哈哈!”

建安王武攸宜大笑,笑得好不得意。

“看来,郭将军也是一起被骗了!”

郭元振一惊。

“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那个叫李行周的人,根本就不是李行周本人。”

建安王武攸宜一本正经、非常肯定的说道。

“李行周何许人?打小就是娇生惯养的天簧贵胄,眼看着又要娶太平公主、成为大唐天下最为显赫与尊贵的附马爷。”

“他怎么可能会来承受这种军旅之苦?”

“就算他肯,太平公主也不会准许他的爱郎吃这些苦啊!”

“那只是李行周家里的一个家奴,曾是个纵横绿林的草莽豪杰,有些武艺、学了点兵法。”

“于是乎,他悄悄的瞒着黑齿将军玩了个调包之计,让他的那个家奴代替他从军了。”

郭元振吃了一惊。

“真的?”

建安王武攸宜这话,多少勾起了他的一点怀疑。说

来也是,李行周那样的纨绔子弟鄯侯哥儿。

怎么可能精通军事、敢于吃苦,还练兵和用兵都那么狠?

“当然是真的了。”

建安王武攸宜说道。

“郭将军,我和李行周可是同僚,我跟他熟得很,我非常的了解他。”

“现在,他应该是和太平公主躲在了一起卿卿我我,美美的享受洛阳的荣华富贵。”

“那个叫‘李行周’的人到处冒充李行周招摇撞骗,这更是一棕大案。”

“所以,本使必须马上将他擒住,以免他继续为祸、败坏皇族名声!”

郭元振眨了眨眼睛仔细一想。

听建安王武攸宜一说‘同僚’二字我倒是想起来了。

鄯侯的名头和左翊卫的部下这是做不得假的。

况且左翊卫那么人......他绝对没理由骗我!

那就是李行周,真得不能再真了!

建安王武攸宜当然也知道那是真李行周。

但他就是假装糊涂不承认。

就是要把真李行周当成假李行周抓起来问罪,用的还是军法阳谋!

差点就中了建安王武攸宜的奸计!!

“郭将军,此人罪大恶极心怀叵测,他在你朔州绝对是个巨大的隐患!”

建安王武攸宜说道。

“你赶快把他交给我,让我带走吧!”

郭元振呵呵的笑。

“我倒是想交。”

建安王武攸宜一愣。

“郭将军言下何意?”

郭元振便将李行周已经前去奇袭突厥王帐了的事情。

告诉了建安王武攸宜。

建安王武攸宜先是不信,随即吃惊,然后就笑了。

一百人,奇袭突厥王帐?

很好,很好。死在突厥人的手上,最是省事不过!

“那么,如果他回来了,请郭将军务必将其拿下,交给本使。千万不要再包庇于他,与他同罪啊!”

建安王武攸宜笑眯眯的说完,起身就要走。

“本使告辞了!”

“且慢!”郭

元振伸手一拦。

“援军,如何说法?”

建安王武攸宜笑了一笑。

“我回了并州,会尽量帮助郭将军,争取。”

“争取?”

郭元振闷哼一声。

“你争取个屁,分明就是敷衍我!”

郭元振身边的将军们心里早就忍了无数的怒火。

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了。

愤怒的发出一阵怒吼。

冲上前来就要剁了建安王武攸宜!

“来,动手!”

建安王武攸宜不急不忙,指着自己的脖子。

“我是行军长史派来的前军观察使,代表的是大唐的军法。”

“你们如果敢动我一根毫毛,那就是聚众哗变、罪同谋反!......

“动手,赶紧动手!”

“让我用脖子来试一试,名扬天下的郭将军,在砍杀自己人的时候,刀有多快!”

“王八蛋,我宰了你!!!”

郭元振麾下的将军们个个气红了眼睛,暴跳如雷。

但是,没有一个人真的上前来剁了建安王武攸宜。

他们是军人,真正的、纯粹的军人。

他们把忠诚与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虽然建安王武攸宜的话全是威胁之言。

但是,那也的确是“道理”。

军中的观察使,代表的就是军法!

哗变与谋反的枷锁。

绝对不是郭元振这些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你滚吧,我郭某人人麾下的虎狼之师,不稀罕生吃你这口腐肉!”

郭元振将手一挥喝开众将。

“让他滚!”

“滚出朔州!!!”

建安王武攸宜摸了摸八字胡须,看着眼前这些人呵呵一笑,扬长而去。

郭元振等人心里清楚,并州,是不可能派援军来的了。

黑齿将军本人率领的大军仍在路上。

等他赶到这里,说不定朔州之战就已经结束了。

到时候再要如何描黑描白。

全在李浑瑊一枝笔和建安王武攸宜的一张嘴!

郭元振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的吐出。

“兄弟们,死守朔州!”

“无论成败......但求问心无愧!”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但求问心无愧!!”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对于镇守朔州的大唐朔方军来说,就是一场炼狱。

所有人,包括还能稍稍爬动的伤员,都没有合过一次眼。

都没有停止过哪怕是片刻的战斗。

诚然朔州有一片古老的长城关险,但是突厥人足有十万之众。

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看下去,茫茫人海漫无边际。

郭元振怀疑,如果不是地形限制了突厥人巨大的人数优势。

他们真要全体冲锋上来。

每人吐一口唾沫。

都要化作一场洪水淹死区区数千的朔方军。

朔代失陷之后颗粒无存,朔州城中粮草将尽。

此前全靠后方并州的补给。

可是最近一两个月来。

后方的补给一次比一次来得慢,一次比一次来得少。

此前郭元振还没想明白是什么原因。

只当是后方主力大部耗粮太快,加上粮草转运艰难。

他还挺理解李浑瑊,劝麾下的将士都按捺一下情绪。

只等黑齿将军的主力大军开到就好了。

现在郭元振才算明白,原来李浑瑊一直都在给他穿小鞋!

或许李浑瑊不大可能串通突厥人。

但是,他早该把留在并州休整的桓彦范与敬晖所部调到前线朔代二州来,加固边防的。

可是李浑瑊迟迟没有动作,还在粮草补给上一再的拖延克扣。

李浑瑊,摆明是要陷郭元振于绝境,最好是能让他一败涂地甚至死在突厥人的手上!......

总之,绝对不能让他回到洛阳为则天大帝所用,对执掌御林军的李尚旦构成威胁!

这些事情,郭元振没法儿跟手下的将军们说。

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政争”。

将要害死手下这么多的兄弟、还要危害到大唐的边防,郭元振的心里非常的难受。

他很清楚自己的份量,带兵打仗再厉害的将军。

就算是占着道理。

也斗不动手执权柄的封疆大吏手上的那枝笔。

和脸上的那张嘴。

如果朔州陷落、郭元振全军尽没。

战况将要如何向上汇报,那是李浑瑊的权力。

无论真相如何,李浑瑊只需要动一动笔竿子。

他郭元振很容易就会变成第二个“丧师辱国”的高澄。

朝廷当然只会听信封疆大吏李浑瑊的汇报。

而不会理会败军之将为自己做出的申辩.....

.如果到时候,郭元振还能活着去为自己争辩的话!

“将军,建安王武攸宜那个黄毛小儿实在是太嚣张了!”

犟牛脾气的将军们骂道。

“咱们真不该放他走了,当场一刀砍了最是痛快!”

“再不济也要将他扣下来,让他陪着朔州一起完蛋!”

郭元振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猪狗不如的东西,杀之何益?”

“发泄一下也好!”

刚烈的将军们无话可说,个个恨得直咬牙,骂道。

“我等武夫早就准备好了为国捐躯,并不惧死!”

“只是被李浑瑊与建安王武攸宜那等小人陷害而死......冤!”

“那就更不能对建安王武攸宜不利了。”

郭元振说道。

“如果我们战败丢失了朔州,李浑瑊很有可能会大笔一挥把我们描得和高澄一样,但顶多也就是战败。”

“如果我们为泄一时之私愤而杀了建安王武攸宜这个监军观察使,那就可能要被判上哗变谋逆的十恶不赦之罪了。”

“我等武夫死则死尔,不求彰显家门英烈、更不奢望名垂千古。”

“但至少也不能祸及家人、在青史丹书上留下不忠不义之名,承担后人的口诛笔伐啊!”

“……”

众将军们哑口无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郭元振摇了摇头。

“那个建安王武攸宜掐准了我们的命门因而有恃无恐,否则,他根本就不敢来朔州。”

“此人年岁不过三十,心机竟然如此的深沉与歹毒……”

“我等武夫在战场上再如何骁勇。”

“也终究是斗不过这种自幼就开始精研权术与阴谋的官宦子弟啊!”

副将们听郭元振这么说一说,突然醒神道。

“要是鄯侯在这里,或许有办法!”

“......我们都知道他是李行周了,他不也是出身宦官人家的子弟,有智谋、识权变吗?”

“智谋?权变?”

郭元振苦笑不已。

“那的确是李行周那种人才能玩得转的东西。”

“实话跟你们说,李行周与武承嗣在洛阳就斗了个你死我活,然后现在还斗到了边疆来。”

“武承嗣还不容易获得这个机会。”

“将武攸宜专门安排在边疆来。”

“所以,武攸宜是不顾一切要置李行周于死地!”

“然后就拉上我们垫背了?!”

众将军们很惊讶。

“那倒不是。”

郭元振摆了摆手。

“建安王武攸宜都不知道李行周去奇袭突厥王帐了。”

“他来朔州,是想动用军法将李行周抓起来,带回并州去私审问刑。”

“如果是要拉我们一起垫背,建安王武攸宜就不会来了。”

“那李浑瑊为什么还不发兵救朔州?”

将军们很自然的问道。

“……”

郭元振无语以对,苦笑道。

“或许他们觉得,非但是李行周该死,郭元振和朔方军也该死呢?”

“二者本来是互不相干,现在却凑在了一起。”

“那么一箭双雕同时办了,刚好省事省力。”

“我干他姥姥!!”

将军们一片破口大骂。

骂完之后,他们提起刀枪又去守城战斗了。

郭元振既感动,又内疚。

他一直都很清楚,对他麾下的这些耿直忠烈的大唐士兵们来说。

得失也好、恩怨也罢。

都没有比“战斗”还要更加重要的事情。

看着这些兄弟们毫不犹豫的冲向了城关去和突厥人血战到了一起。

从军三十年流干鲜血也不掉一滴眼泪的郭元振。

关起门来号淘大哭了一场。

“兄弟们,你们是大唐最英勇的士兵!你们是天底下最无私的英雄!”

“是我郭元振连累了你们!”

“若有来世,就让郭元振做你们豢养的猪狗牛羊,报偿你们!”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