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上鱼咯!”

随着又一批鱼被吊杆吊上甲板,有将士忍不住高声吆喝,引得所有人都转头望去。

只见刚被倒在甲板上的鱼群里,一条条金黄的大鱼正在扑腾,阳光下,它们的鳞片像镀了层金粉,晃得人眼晕——竟是满满当当的大黄鱼和小黄鱼。

“这鱼看着就金贵!”朱雄英蹲下身,伸手碰了碰一条足有手臂长的大黄鱼,那鱼鳞滑溜溜的,在掌心蹭出一片金光。

朱高炽看着这景象,心里却泛起一阵复杂的滋味。

他清楚记得,后世的渤海、黄海一带,大黄鱼曾是最寻常的海产,可架不住年复一年的过度捕捞,到后来竟成了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

市面上一条一斤重的大黄鱼能卖到上千文,若是遇上十几斤的大家伙,更是能拍出天价,寻常百姓连见都难得一见。

可眼下呢?网里的大黄鱼条条壮硕,三四斤重的比比皆是,十几斤的也不稀奇,鱼鳞泛着天然的金黄,真像撒了满地的碎金。

“这些鱼,在市集上定能卖出好价钱。”王弼在一旁笑道,“寻常人家买条小黄鱼尝尝鲜,富商大户见了这大黄鱼,怕是要抢着出价。”

朱高炽点点头,却又补充道:“虽是好东西,却也得记着——这海产再丰饶,也经不住无度索取。”

“往后得定个规矩,多大的鱼能捕,什么时候该歇网,都得说清楚。不能让后世子孙,再为一条鱼发愁。”

说着,他捡起一条小黄鱼,对周围的渔民喊道:“瞧见没?这金灿灿的鱼,就是银子!但这海,得细水长流地用——咱们既要挣眼下的钱,也得给子孙留口饭吃!”

渔民们听得连连点头,看着满地的黄金鱼,眼里既有欢喜,也多了几分掂量。

除了大黄鱼,拖网里还裹着不少宝贝:尺来长的带鱼银亮如刀,在甲板上弹来弹去;梭鱼青黑的脊背泛着光,力气大得能蹦起半尺高;黑头鱼圆滚滚的,甩着尾巴溅得人满身水;还有乌贼和马鲛鱼,一条比一条壮实,在鱼堆里扭来扭去,搅得满甲板都是活气。

更妙的是网底还混着不少虾蟹贝壳,青灰色的海虾蹦得老高,巴掌大的海蟹举着螯钳张牙舞爪,像是在发脾气;扇贝和海螺被压在底下,偶尔探出触角动一动,透着股新鲜劲儿。

连鱿鱼都比寻常见到的大上一圈,通体透亮,在阳光下泛着粉白的光。

“好多鱼啊!”一个年轻将士看得眼睛发直,伸手想去碰那挥舞螯钳的海蟹,被旁边的文吏一把拉住。

“你看这个头,比市集上卖的大了一倍都不止!”

“还有这些,好些鱼我都叫不上名来,真是开眼了!”

众人围着鱼堆啧啧称奇,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一批批鱼获被从拖网里分捞上来,每次都能引出一阵惊呼——无论是数量、个头还是种类,都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到后来,甲板上的鱼堆得像座小山,连舱底都快堆满了,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海腥味,却没人觉得难闻,反倒像闻着了银子的味道,心里头甜滋滋的。

朱高炽看着这热闹景象,对朱雄英道:“你瞧,这就是大海的馈赠。只要肯想办法,肯下力气,还愁没饭吃、没银子赚?”

朱雄英笑着点头,脚边一条马鲛鱼猛地蹦了一下,吓得他往后躲了躲,随即又忍不住笑起来:“这哪是馈赠,简直是把聚宝盆搬到船上来了!”

“太多了!这一网下来,少说也有几万斤鱼,”一个将士一边用草绳把鱼串起来往鱼舱里送,一边跟身旁的人笑道,“就凭这收成,往后单靠出海捕鱼,也能发家致富啊!”

另一个将士擦了把脸上的海水,接口道:“可不是嘛!以前总觉得土里刨食才踏实,现在看来,这大海里藏着的宝贝,比地里的庄稼还金贵。往后有这拖网法子,谁还愁没活路?”

这话戳中了不少渔民的心。

站在旁边的几个老渔民看着舱里堆得冒尖的鱼获,手里的网绳都攥紧了。

原先他们只敢在近海捞点小鱼补贴家用,地里的活计才是正经营生,可眼下这满满一船的鱼,抵得上他们小半年的收成——单是那几条十几斤的大黄鱼,拿到市集上就能换好几贯钱,够给娃添件新衣裳,给家里置口新锅了。

“要是天天能有这收成,谁还愿意脸朝黄土背朝天?”有个渔民忍不住跟身边的同乡嘀咕,眼里闪着光,“我看呐,往后干脆不种那几亩薄田了,专心跟海打交道,保准比现在强!”

这话一出,好几个渔民都跟着点头。

先前还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如今亲眼见了拖网捕鱼的厉害,心里那点犹豫早没了,满脑子都是往后驾着船、撒着网,把白花花的银子挣回家的光景。

朱高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朱雄英道:“你看,不用咱们多说,他们自己就动了心思。这才是最要紧的——让他们打心底里觉得,这海能靠得住,能让日子过好。”

朱雄英望着渔民们眼里的热切,笑道:“这第一网鱼,不光捞上来的是鱼,更是把他们的心气儿给捞起来了。”

“可以了,把剩下的都拉上来!”王弼擦了把额头的汗,见分批次捞上来的鱼已经堆了半舱,当即再次下令。

“嘿呀~嘿呀~”号子声再次响起,将士们轮换着扳动绞盘,木轴发出沉闷的转动声。拖网渐渐悬空,网里剩下的鱼群挤成一团,拼命扭动挣扎,网眼被撑得鼓鼓囊囊,连海水都顺着网绳成股往下淌。

“哗——”

随着拖网被翻转,剩下的鱼获一股脑涌进鱼舱,瞬间在舱口堆起一座小丘。甲板上也溅落不少,条条都是肥硕的大鱼,在木板上蹦跳着,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没等众人喘口气,就听负责看管鱼舱的将士急喊:“大统领,爆仓了!爆仓了!”

“装不下了!真的装不下了!”

众人探头一看,鱼舱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鱼群几乎要从舱口溢出来,再往里塞一条都难。

王弼皱了皱眉,这才想起——这些船本就不是专门的渔船,鱼舱是用货仓临时改造的,容量有限,哪承想这一网竟真能捞上几万斤鱼。

“罢了罢了,先停下!”朱高炽摆摆手,“把甲板上的先收拾收拾,用帆布盖好,别让太阳晒坏了。”

将士们这才停下动作,看着那爆满的鱼舱和满地乱蹦的鱼,脸上又是欢喜又是犯愁。

朱雄英忍不住笑道:“这可真是‘甜蜜的负担’,谁能想到一网鱼能把舱都撑爆了?”

朱高炽望着这景象,心里却有了计较:“看来得让天津造船厂增添一个业务,除了拖网外,还得为渔民造专门的渔船了。货仓改的鱼舱终究不行,真要靠捕鱼营生,还得有能装、能保鲜的正经家伙事。”

说话间,几个渔民已经主动上前,用帆布把甲板上的鱼盖好,又找来木桶往鱼堆上洒水——这可是能换银子的宝贝,半点都不能糟蹋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既然舱都满了,咱们返航!”朱高炽站在船头,大手一挥,声音透过海风传向每一艘船。

话音刚落,船队里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将士们扔下手里的活计,互相拍着肩膀大笑;渔民们更是激动得扯着嗓子喊,有人甚至拿起船桨敲着船舷,敲出不成调的欢快节奏。

“回家咯!带着满船鱼回家咯!”

“这下能给娃扯块新布做衣裳了!”

“回去得赶紧告诉村里的,这出海捕鱼真能发家!”

欢呼声、吆喝声、船桨敲击船板的声响混在一起,在海面上荡开老远。

连那些被盖在帆布下的鱼获,似乎都在舱里蹦跶得更欢了,像是在应和这满船的喜悦。

朱高炽望着渐渐靠近的海岸线,又回头看了看身后满载而归的船队,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这一趟出海,不仅捞回了鱼,更捞回了百姓对大海的信心。

往后这海上的路,怕是要越走越宽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