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抗战:保安团?不,请叫我列强!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龙天看着眼前的地图,不由一阵欣慰,此时他所占领的地盘已经很大了,基本上中南半岛全都在他手里,另外还有婆罗洲。

也就是说,向北到滇省的边境,向东则是安南,向西则是靠近天竺,向南则是延伸到马六甲海峡。

除此之外,别的地方还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比如波斯以及正在交易的沙特都有自己的部队。

这么大的地盘,只用了短短一年,所以他还是很骄傲的。

当然了,龙天自然是不满足就这么点地方。

受限于实力不足,之前并没有选择扩张,但现在消化的差不多了,手里的兵力也超过了三十万,所以便可以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彻底吞并整个马来半岛。

“总座,您是准备命令部队渡海进攻马来半岛的么?”林译看着对方一直盯着地图,猜到了他的想法,便开口询问道。

“嗯,有这个打算,别看日军答应交给我们,但以日军的尿性,想要瞬间顺利交接,那是不可能的。”龙天点点头。

“您的意思是会有幺蛾子?”林译询问道。

“这是必然的。”龙天颔首道。

“日军在柔佛海峡布设了至少三十处水雷区,沿岸还留有三个联队的驻军。虽然谈判时承诺撤出,但根据侦察机传回的照片,他们的重炮阵地根本没动。”

“他们怎么敢?难道真不怕我们弄死他们?”林译不解道。

闻言,龙天淡然一笑道:“为什么不敢?我们现在还是交战中,之所以谈判无非就是日军现在要腾出手去解决澳洲的麻烦,等解决了,说不定还要回来跟我们决一胜负。”

“再说了,日军也不需要自己动手啊,完全可以扶持一些土著对我们进行袭扰,拖延我们的占领速度。”

“所以我们只要防备那些土著就行了?”林译立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连忙说道。

“是的,这些土著们肯定心不甘,必然会有幺蛾子,记得调一些土著部队过去,一些不好我们不好出面的事,交给他们去办。”龙天提醒道。

“是,我明白了。”林译立刻应道。

“工兵营已经在富国岛修建了三座临时码头,征用的两百艘渔船正在加装钢板,预计三天后能完成渡海准备,只是……”他迟疑了一下,“情报显示最近的天气似乎并不是很好……”

“意料之中。”龙天走到墙边的兵力部署图前,拿起红蓝铅笔在槟城位置画了个圈,“天气的问题,过几天就会正常了,让后勤部想办法将坦克运过去,尤其是改装后的装甲车,对付那些土著,用火攻的效果是最好的。”

“给各部队发报,三天后的拂晓发起总攻,告诉弟兄们,马来半岛的椰子树,该换一面新的旗帜了。”

“是,总座。”林译立刻应道。

他转身离去的瞬间,瞥见龙天正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勾勒新的边界,那道弧线从孟加拉湾一直延伸到南海,像一条蓄势待发的巨龙。

……

“元帅阁下,这位是沙特的特使默罕默德先生……他旁边的这位,是来自阿曼地区的易卜拉辛?米诺维奇先生。”中东,德军营地,翻译一遍介绍,一遍恭敬的弯着腰。

隆美尔站在沙漠的边缘,看着远处那一望无际的沙漠,随即将视线收了回来。

“默罕默德先生的骆驼队,上个月在亚喀巴湾被英国巡逻艇拦截了吧?”隆美尔的德语带着普鲁士口音,却精准地戳中要害。默罕默德眼角的肌肉抽搐了一下,褐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慌乱。翻译官喉结滚动着,将这句话译成阿拉伯语时特意放轻了语调。

易卜拉辛突然用生硬的法语插了话:“元帅阁下,英国人给我们的不只是独立宣言。”他的指甲在杖头翡翠上划出细响,“他们承诺在红海沿岸划出三个港口,免税通行权——”

“通行权?”隆美尔终于动了,军靴碾过沙砾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你们的商队载着香料经过苏伊士运河时,会向伦敦缴纳多少关税?”他从披风内袋掏出一卷羊皮地图,狠狠拍在翻译官捧着的铜盘上。

地图边缘被风沙磨得发毛,上面用红铅笔标注的箭头密密麻麻,从托布鲁克一直延伸到开罗郊外的金字塔。

“看这里,”隆美尔的手指重重戳在波斯湾沿岸,“从这里到亚历山大,我们可以修建一条输油管。你们的石油将直接流入轴心国的油罐,而不是装在英国人的货轮里,等着被德国潜艇击沉。”沙粒从地图的褶皱里漏出来,落在默罕默德的白袍下摆上,像撒了一把细碎的金沙。

翻译官额头的汗珠滴在铜盘边缘,发出清脆的响声。

隆美尔注意到易卜拉辛袖口绣着的椰枣树图案——那是阿曼南部部落的标志,看来这位特使背后牵扯着不止一个部族的利益。

他突然想起昨天参谋部送来的情报:沙特似乎正在寻求军火商,准备购买大批量的武器,甚至是采购飞机大炮坦克等等,准备武装自己的部队。

“意大利人生产的 105毫米榴弹炮,射程比英国的 25磅炮远 800米。”隆美尔的声音放缓了些,目光扫过远处正在训练的意大利炮兵,“上周我们刚从托布鲁克港卸下三百门,炮弹堆得像金字塔。”

他看见默罕默德的喉结动了动,这位沙特特使袍子里藏着的怀表大概正指向祈祷的时辰,但他显然被这句话钉在了原地。

风突然转向,卷来远处靶场的炮声。

那是意大利第 10集团军正在进行实弹演练,三个月前这些穿着松垮制服的士兵还会在沙漠行军中掉队,现在却能在摄氏五十度的高温下保持炮队队形。

现在那些曾经软弱不堪的意大利士兵,正把炮弹精准地砸向十公里外的靶标。

隆美尔望着烟尘升腾的方向,忽然觉得那些意大利人靴底的黄沙,比柏林勋章上的镀金更耀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