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虽然此时已经是半夜,可裴世矩并未睡下,反而在内书房奋笔疾书,似乎是在写给某个人的信函。

他的侄儿裴文松安静候在一旁,不敢发出一丁点声响,以免惊扰到家主。

他前几日刚奉秦昇之命带一封书信回来交给家主裴世矩,而裴世矩在看过书信后,却对信中的内容只字不提,只说要侄儿在家中先多待几日,好好陪陪自己父母。

裴文松虽然对此很是不解,却不敢违抗家主的意思,只能暂且留在东都,等待着裴世矩的下一步吩咐。

可不知为何,今天家主在参加完宫宴之后,却立即派管家将自己叫到了内书房。

可等自己紧赶慢赶跑来内书房时,却看到家主裴世矩正在埋头写信,要自己在一旁等候片刻。

裴文松不敢多问,只能安安静静在一旁等候,等待家主将信写好。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裴世矩终于写好了信,吹了吹上面尚未完全干透的墨迹,随后将信封好,交给了裴文松,嘴上还不忘叮嘱道:

“你现在收好这封信,回房间收拾好行囊后浅睡一个多时辰,待寅时城门一开,你便立即出城,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这封信送去晋阳交给秦昇,路上一刻都不要耽搁。”

听到家主要自己走得如此之急,裴文松不由面露迟疑之色,低声问道:

“家主,可否容我天亮之后去跟父母道个别再动身!”

“不行!”

面对裴文松并不算过分的要求,裴世矩却是拒绝得斩钉截铁,面容更是裴文松从未见过的严峻:

“现在不是婆婆妈妈儿女情长的时候,此信关系到我们河东裴氏接下来几十年的兴衰荣辱,绝不能出半点差池,你明白吗?”

“是,侄儿明白了!”

听家主说得如此严重,裴文松哪里还敢再多说什么,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此时裴世矩才缓和了语气,轻轻拍了拍裴文松的肩膀,好言宽慰他道:

“你放心,你父母那边我会替你去说的,他们会理解你的。”

裴文松重重点了点头:

“多谢家主,那侄儿就先回房准备了。”

裴世矩也跟着点了点头:

“嗯,去吧,河东裴氏的未来就看你此行了。”

听家主这么一说,裴文松只觉得自己的肩上很是沉甸甸,越发不敢耽搁,当即辞别裴世矩离开了内书房。

看着侄儿远去的背影,裴世矩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似乎刚完成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就在他也准备回自己房间歇息的时候,府上的管家匆匆来报,说宫中来人了,要他现在立即进宫面圣。

裴世矩似乎对此也没有太过意外,只是命管家去回复宫里的来人,说自己换身衣服就进宫。

待管家匆匆离去之后,裴世矩仰头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

“大隋的天,终于要变了吗?”

……

后半夜,裴世矩匆匆进了宫,被一名早就等候在宫门附近的领去了萧皇后的寝宫,一路带到了杨广的病榻前。

看到裴世矩到来,杨广便用眼神示意萧皇后将殿内的宦官和宫女都带出去,有些话他想一个人跟裴世矩好好谈谈。

萧皇后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将殿内的宫人都带了出去。

只是走到门口之时,她还是忍不住看了病榻上的夫君,心中暗暗祈祷他不要再做出像派刺客刺杀秦昇这种无法挽回和补救的糊涂事。

此时,偌大的寝殿内只剩下杨广和裴世矩君臣二人。

杨广并没有急着开口,只是静静看着裴世矩,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裴世矩面上镇静,心中却在不住揣测杨广到底想跟自己说什么。

毕竟在江都之变前,他虽然跟苏威、宇文述、张瑾、虞世基、裴蕴和牛弘七人并称“选曹七贵”,可杨广真正宠信的只有宇文述、虞世基和裴蕴三人,朝中有什么大事也只喜欢与他们三人私下商议,他在杨广心目中的地位或许还不如一直给虞世基出主意的封德彝,

可在江都之变后,随着虞世基和裴蕴死于叛军之手,封德彝又因勾结宇文化及跑了,杨广身边的老臣不剩几个人了,才开始日渐器重他,一些重要的大事也喜欢找他来商议。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杨广大半夜召他进宫,很可能是要跟他商议身后之事了。

毕竟,如今杨广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在朝野上下已经算得上是半公开的秘密了,朝中不少大臣都在私下讨论他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大统的问题了。

不怪大臣们如此关心此事,毕竟自从元德太子杨昭不幸去世后,杨广便再没立过第二个太子。

本来东宫之位一直空悬就是一件动摇国本的大事,更何况现在杨广自己都时日无多了,若是此时再不指明由谁来继承大统,待他驾崩之后不知道还会出什么乱子了。

朝中谁都知道杨广有意传位给皇长孙燕王杨倓,可很多大臣却偏偏希望让越王杨侗继承大统。

之所以双方的想法会有如此分歧,问题的根源还是出现在杨广自己身上。

想当初,因为元德太子杨昭早亡,齐王杨暕又品行骄纵,妄行不法,难以继承大统,杨广便将目光投到了三位孙子身上。

可因为三位皇孙皆是天资聪颖之人,杨广一时间也是难以抉择,便想出一个法子,命代王杨侑留守旧都大兴,命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命燕王杨倓跟随自己南下江都,并各自安排一群能臣干吏辅佐他们,以此想看看他们兄弟三人谁更适合继承大统。

可最终的结果是,因为李渊率兵杀入关中,留守大兴辅佐杨侑的大臣死的死降的降,自然再无臣子可以支持代王杨侑。

而又因为江都之变,宇文化及和叛乱的骁果军大肆屠杀跟随他们祖孙南下江都的官吏,导致杨倓也失去了大量的支持者。

相比之下,越王杨侗因为守住了东都洛阳,使那些同样留守东都的文武百官免遭瓦岗军的屠戮,成为了越王杨侗最坚实的拥护者,毕竟谁不想博一个从龙之功呢!

至于裴世矩自己,他本来想在燕王杨倓和越王杨侗之间保持中立,可前些日子裴文松带回来的秦昇的亲笔信,却让他知道了自己该支持谁。

哪怕这个决定会将他和整个河东裴氏推向风口浪尖,他也一往无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