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庆?”
孟月仙叫了他一声。
武庆转过头,有些欣喜地看向她。
“老板,你回来了?”
“嗯,刚下车,你怎么来这了?”
按道理来说武庆应该找不到这。
“我问陈经理,她说让我来找孟春桃……”
“找她?你是有啥事?”
孟月仙觉得陈丽丽都能解决,为什么找二姐?
武庆支支吾吾,“我,我想家了,我要回家……”
四十来岁的汉子说自己想家,孟月仙又不是个涉世未深的傻子。
她放下旅行袋,拉着他坐在一边,老姚见状离开。
“说说到底咋回事?”
武庆垂着头,不安的手指揪着膝盖上的线头。
“就……想家了,还是在家好。”
“生意不好?”
武庆摇摇头。
“他们苛责你?”
武庆停顿片刻,又摇摇头。
孟月仙猜到一些。
“你是我帮他们叫来的,既然你们解除了雇佣关系,我来聘请你,但是可能跟路边摊不太一样,你会炒菜吗?”
武庆抬起头,“我会,以前我就是在炒菜馆上班。”
“你从老家找几个人,我开的店要高档一些,所以,出餐的品质要提升。”
见孟月仙说得煞有其事,武庆有些迟疑地问道。
“真的?”
孟月仙笑了笑,“咋?骗你有钱拿?”
武庆觉得自己跳槽似乎不那么地道,“要不我给你从老家招人,我还是回去算了……”
孟月仙看他支支吾吾就开门见山。
“我也不傻,他们是不是见生意好挤兑你?”
武庆不摇头不点头,沉默地看向桌子上的裂缝。
“你离开那就给我干,先住着,这两天我瞧瞧地方,还得装修准备,这期间工资照开,你也赶紧给老家打电话摇人。”
孟月仙一开始就有开炒菜馆的准备,只不过回收站的事占据了她大部分的精力,这才一拖再拖。
现在武庆离开顾爱民那,刚好。
见武庆还不吭声,孟月仙继续说道。
“你想挣钱吗?”
武庆这才抬起头,“咋不想?我儿子今年就考大学……”
“想就一起干,顾爱民、徐金兰那两个人你不用管,我也懒得搭理,她们总有吃好果子的时候。”
孟月仙从一开始的恨到现在的无所谓。
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影响她挣钱的速度。
心有不甘那也过去了,从臭水坑出来了,干啥站在臭水坑边。
安慰好武庆,孟月仙径直去找老姚。
老姚现在可忙着,不光要管食堂,还要管食堂的饺子馆。
每天又是煲汤又是炒菜哄着孟春桃吃饭。
洗衣拖地,端茶送水,贤夫良父做得尽善尽美。
只不过两人的结婚证迟迟没去领。
“姐夫,我姐现在咋样?”
“在家躺着呢,一天吃不多,总是吐。”老姚担心得不行。
人家大夫说了,这么大岁数怀上,保胎难不说,生产的时候大人小孩都危险,他一天提心吊胆。
“那明天我再看我姐,我得先去看看回收站,还有几个店得去瞅瞅,食堂就麻烦你了。”
老姚犹豫一下,“月仙,你劝劝你姐,别太拼命,这几个店她两天就去转一圈,又是晕车又是想吐的,我劝她也不听。”
孟月仙点点头,“行啊,我劝劝,这回我回来了,有我呢。”
她拿老姚办公室的电话给陈启打电话来接。
没一会儿陈启开着车到食堂楼下,孟月仙都没来得及去楼上找傅淮川。
刚上车,陈启把大哥大交还。
“仙姨,什么都搬好了,那些送废品的人都打好招呼,搬去的地儿也都知道。”
孟月仙接过大哥大放进包里,“石头村开始营业了?”
“开始了,不知道从哪图便宜买了几辆破港田,三天两头坏,收废品也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被坑了不少。”
“你咋知道?”孟月仙转过头看他。
陈启嘿嘿一笑,“我那有卧底啊,别人告诉我的。”
孟月仙转过头看前面,“别再看他们,做好自己的事儿。”
陈启点点头,脸上严肃,“我明白。”
“家里呢?”
“都挺好,顾北跟顾念按时上下学,我不忙的时候都车接车送。”
自从经历过上次那事,孟月仙对安全格外看重。
树大招风,虽不及白海生家大业大,可草根崛起自然会被有心的人注意到。
“我弟呢?”
“他那儿开始上轨道了,这两天还跟我借人呢,我这边也在尧山县招人,先把熟手调过去。”
孟秋生的怨气现在都变成了动力,一天恨不得不吃不喝不睡觉。
挣钱哪有嫌多的。
二人先来到了回收站,孟月仙巡视一圈,又让陈启送自己去夜市街。
经过一个月,白天的夜市街都人流攒动。
陈丽丽忙得吃饭都要抽空,刚回到办公室就见到孟月仙笑眯眯坐在沙发上。
“陈经理辛苦了。”
“辛苦,快给我涨工资。”
陈丽丽现在黑了不少,人也瘦了许多。
一天在夜市街走来走去,忙忙碌碌,要处理的事儿多又杂,还有邻里产生纠纷的需要她调节,简直比居委会还热闹。
“徐金兰他们两个闹的什么幺蛾子?”
孟月仙知道陈丽丽让武庆去找孟春桃,一定是她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陈丽丽叹口气,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拿起凉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半杯才开口。
“觉得武庆工资高了,要是死工资他们肯定愿意,提成就心疼的掏不出,人家武庆一天干四个人的活儿,累都累死,这还觉得人家从自己口袋抢钱。”
孟月仙不觉意外,这家人就是这个味儿,从来没变。
“好事,我准备开家东北菜馆,武庆正好上我那去上班。”
陈丽丽伸出大拇指,“还得是你,说实话,夜市摊子再挣钱也就是夜市摊的天花板,跟开铺子没法比。”
孟月仙想要的是夜市街的兴旺,现在她挣点辛苦钱,以后名头打出去,租金可就不是这么收了。
跟养猪一个道理,先往肥了养,等杀年猪的时候才够斤两。
虽然一个摊位多个百把块钱,可这是四百多家。
她要挣的是未来的钱。
夜市街的成功是她给政府的投名状,有成功的经验,有实力跟资本,再有这种类型的项目,肯定是优先考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