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小毛驴‘儿啦,儿啦’的叫了一声,迈开蹄子在胡惟庸仆人的驱动下,拉着车带胡惟庸向前走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骂人。

对于这一次的上朝,胡惟庸那是期待已久。

既然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如此不当人,一定要把朱标给塞进来,来分润自己的权力。

而朱标这个猪崽子,竟是连一点点的客气都没有,就把这些坏良心的事给答应了下来。

那么,就也别怪自己不讲情面了!

治国理政可没有那么好办!

必须得让朱标这个猪崽子吃些苦头,知难而退才行!

虽然如今,因为海商的事,以及之前空印案的事情,都已经被皇帝知道了。

朱元璋这个要饭的,趁机从他这边割了很多的肉。

他并不是表现的这般清贫的事儿,早已经在皇帝那边暴露了。

但是胡惟庸,表现的和之前一样,还是老驴破车,住一个老破小。

比许许多多的官员都要不如。

他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个办法来向朱元璋表明,他这边是真的没钱了。

让狗皇帝今后在割肉的时候,别割到他的头上……

来到中书省,左右丞以及其余的一些官员,便已经来到了这里。

同时还有诸多的奏章等东西,也都一并汇集到了此处。

“走,去文华殿,向咱们的太子殿下汇报工作去。”

胡惟庸望着中书省的人出声说道。

中书省左右丞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跟着朱元跟着胡惟庸,带着奏章等向文华殿走去。

两人笑得很开心,都在等着接下来看朱标吃瘪。

他们都已经从胡惟庸这里得知了,他们的胡丞相接下来将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朱标。

朱标这个生瓜蛋子,虽然在此之前,都已经是在朱元璋身边观政许久了。

可观政和亲自来做这些政务之间,可是有着天差地别。

不要以为他是太子,就什么都行了。

太子也是人。

和他们这些经过层层选拔走上来的人相比,那是差的太远。

朱元璋能让他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

可换上朱标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如此明目张胆来侵占中书省政权,那可就不行了。

接下来,就要朱标知道他自己是几斤几两,并让他知难而退。

这才是最好的!

皇帝还在呢,他这个太子想要做这些事儿,还是再多等一等的好!

……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文华殿里,中书省官员,以及其下辖的多少六部的官员,还有御史台的人都来到了这里,对朱标行礼。

朱标坐在主座上:“诸卿都免礼。”

朱标的心情,有着一些紧张和激动。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单独见这么多官员。

并且主持朝会。

把屁股底下的椅子换成龙椅,那其实他这个时候,等于说和皇帝已经没什么区别。

虽然在别的朝代,太子年长后,有不少皇帝也会对孩子进行悉心的培养和教导。

让其治国理政,培养能力。

可是,却也没有哪个皇帝能如同自己家父皇这样,直接把文武群臣给自己丢了过来。

让自己主持朝会,处理政务。

父子二人同用一套班子,这种情况,当真是绝无仅有!

他心情有些紧张,是因为第一次干这种事儿,怕把事情处理不好,辜负了父皇所托。

不过再想想,有些事自己万一做不好了,还有自己家父皇会帮助自己查漏补缺,不至于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心里面的那些担忧,就也下去了很多。

见礼之后,很快就进入了主题,开始了这一次的朝议。

丞相胡惟庸率先向朱标汇报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事情倒也正常。

朱标虽是第一次独自主持朝议,但毕竟被朱元璋培育了那么多年。

见多了自己家父皇是如何处理政务的。

在这个时候,倒也能应付的过来,不出什么乱子。

进行了一会儿后,朱标也逐渐进入到了状态里,没有了一开始的生疏和小心翼翼。

可是随着朝会的继续进行,朱标逐渐的发现了事情的不对。

这一次,中书省以及不少官员上奏的东西,明显要比以往多。

特别是胡惟庸这个丞相,上奏的最多。

可以说那是诸多事,大事小情都要进行上奏,禀明朱标,让朱标给出意见进行处理。

正常而言,寻常朝议一个时辰之内就能结束。

甚至于有不少时候,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处理的差不多。

可这一次则不一样,足足持续了将三个多时辰,方才结束。

朝会结束时,都差不多正午了。

把朱标给整了个身心俱疲。

从文华殿离开,胡惟庸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完全还是和之前一样公事公办的样子。

丝毫都没有因为自己这次狠狠的恶心了朱标,有任何开心的样子。

这让不少人都在暗中赞叹,胡相不愧是胡相,就是沉稳,办事情就是不一样,能沉住的气。

等他回到中书省来,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关上了门,胡惟庸脸上的表情,顿时就绷不住了。

满脸的笑,特别的开心。

这猪崽子,今日吃瘪了吧?

长见识了吧?

知道治国理政不是那般好做的了吧?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接下来,他这边会再接再厉,把这个事儿给发扬光大。

就不信朱标这家伙能坚持得下去!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让朱标主动投降认输。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朱标能坚持的下去,那通过这样的办法,可以给朱标好好的添添堵,那也是可以的。

谁让他爹不当人呢?

既然他爹不当人,哪怕他这边就也不客气了!

也算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报一下仇,出一出心中的恶气。

……

“标儿,胡惟庸这些狗东西给你找麻烦了吧?”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朱标出声询问。

今天是自己家标儿第一次主持朝会,朱元璋自然是暗中有所留意。

在朝会结束后,提前派过去的人,就把朱标给请到了武英殿里。

让朱标过来和自己一起用饭。

“父皇明鉴,他们倒也行使了些绊子。

胡惟庸这家伙,那是把各种事都向孩儿进行汇报,让孩儿来做出决议。

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朝会才结束。”

听到朱标如此说,朱元璋手中的筷子狠狠敲了一下桌案。

“他娘的胡惟庸,敢在这事上使绊子,看咱它娘的不好好收拾他!”

朱元璋说着,就要让人把胡惟庸给喊过来。

朱标见此,连忙道:“父皇,不用。

让孩儿和他过过招,孩儿能看出,他的目的无非就是用这些来疲惫孩儿,让孩儿承受不住。

此时若要让父皇出面来解决这事,岂不是说孩儿在面对他时落在了下风,向他认输了?

这是孩儿所不愿意的。

治国理政,总是要面对种种的情况。

若是遇到些事就退缩,就来找父皇您来出面。

那孩儿岂不是显得有些太没用了?

也不容易让朝臣心服口服。

如今有父皇坐镇,这才拿到哪儿。

那些人心里面还是有所顾虑,也不敢真的明目张胆。

今后要是孩儿自己治国理政了,遇到困难了又能找谁来帮忙的?”

朱标心里面,也有着属于他的骄傲和一股子执拗劲儿。

听到自己家标儿所言,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对自己标儿的话,还是很认可的。

“标儿长大了,行,这事儿就按咱标儿的意思来!

且看看这狗东西能跳到什么程度!

咱看看他这狗东西的,是不想活了!”

朱元璋出声骂着,又给胡惟庸记了一笔……

……

百花岛附近的海域,众多海寇的海船,在岛屿背后隐藏。

尽可能的不引人瞩目。

当然,除了隐藏在这里的一些船只之外,还有一些船已经绕路到了别处,准备给市舶司的团队,来个包抄,断了他们的后路。

在做这些事情时,他们小心翼翼,尽可能的隐藏行踪,不把自己的真实战力和意图这些暴露出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担心官府那边的人,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尤其是知道了他们这边的强大战力后。

市舶司的船队会受到惊吓,如同受惊的兔子一样掉头就跑,或者是转向别的地方。

这样的话,就与他们那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将会让他们很后悔。

好在他们这一次计划还是不错的,在对付朱元璋所弄的市舶船队上面,心特别的齐。

众人也都非常的配合。

市舶司那边,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异样。

就目前所得到的情报而言,如今市舶司的船队,正在朝着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而来。

按照现在的航行速度,大约再有大半天的时间就能来到他们布置的包围圈。

到了那个时候,就在他们这边大展神威之时!

现在,他们只盼着最后关头,可千万不要出现什么意外。

市舶司的人,能够完全进入到包围圈。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就算是市舶司那边的人,真的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不好,选择不再前进,掉头就跑。

对于他们而言,问题也不是太大了

这里已经离陆地很远了。

他们这边所安排的人,到了此时,基本上也已经把市舶司船队的后路给堵了。

他们距离市舶司的船队,又是如此之近。

市舶司的船队就算是想要跑,那也同样是跑不了!

无非是要多花费一些功夫罢了。

不论是方部海寇的首领光头老方,还是陈部手握折扇的首领陈之礼。

这个时候心情都是异常的不错。

等了这么久,终于到了他们扬眉吐气之时!

……

“殿下,咱们现在应该已经快被海寇们给包围了。

前面肯定有海寇布置下了天罗地网。

要不……现在转向赶紧回去吧?

这个时候走,还能降低一些损失,不至于太惨重。”

甲板上,汪大渊望着朱棣神情有些紧张和着急的说道。

汪大渊当年在海上没少航行,遇到海盗的事情也一样不少。

这个时候,只看看这一日以来,远处偶尔出现了一些看起来不算太大的船只,再想想这一次陛下弄市舶司,把这些海寇给得罪成了什么样子。

就能够明白,这些海寇们,那都是憋着一股劲儿,要狠狠的重创他们这边的。

这个时候,若是不赶紧跑,那接下来必然会变的很难受。

很多人的命都将交代在这里。

“放心吧汪先生,要的就是他们来包围咱们!

不包围咱们,咱们这里接下来,又如何能毕其功于一役,把这些狗东西全部都给灭了?”

这本身就是朱棣和俞通源,廖定国所进行了一番商议之后,定下的策略。

海上的这些海寇,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聚而歼之,一举将其为消灭。

若是第一次没有消灭的七七八八,让他们见识到了大明海军火炮的威力之后。

那么再想要找机会,把这些人给轻易解决了,可就没那般容易了。

海面很辽阔,完全可以散作满天星。

躲藏起来,不和市舶司船队正面交锋。

像现在这种,把这么多人给汇集到一起的景象,绝对不会再出现。

海寇们打着把他们弄到海里喂鱼的主意,而他们这边,又何尝没有想着把这众多海寇,一举弄进海里面去?

对于他们而言,这同样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可以说,这一次双方都对他们各自的能力,手段,有着极其充足的信心。

都想着一击重创对方。

可以说是想到一块去了。

也是因此,这才有了现在这么一个情况。

汪大渊听了朱棣的话后,心中的焦急那是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殿下让他放心?

他怎么能放得下去心啊!

那么多的海寇啊!

他们现在,还马上就要进入海寇的包围圈了!

而且这个时候海上的海寇,可比元末之时海上的海寇多多了,也强太多了。

他们怎么能抗衡的了?

据他所知,如今海寇那边,别的都不提,只两千料的大海船,就有足足三十多艘。

反观他们这边,如今只不过有三艘,相差实在太大了!

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海战时,船只大小上面的差距,根本不能通过别的方法进行弥补。

就算是将士再悍勇也不成。

“放心吧,咱们这边有秘密武器。

事到如今,便也不瞒着汪先生你了。

咱们船上那盖着的,都是一门门的火炮,威力奇大。

有这些火炮,足可以弥补船体大小上的差距。

不仅能弥补,还能大大的超越对方,能让这些海寇们,好好的喝上一壶。”

朱棣望着汪大渊出声说道。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马上就要见分晓了,倒也没有必要继续对这个事儿进行太多的保密。

而且,这汪大渊也是父皇选的人。

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也已经是让朱棣认可了他的人品。

尤其是航行的技术等上面,那是没得说。

有他在,这一次出海到现在都是顺风顺水,搁浅触礁的事儿,更是一次都没有。

“足足三百多门大炮,那些被防雨布给盖起来的都是!”

说起这些,朱棣的声音都不由得有些提高。

汪大渊闻言,多少松了一口气,但提着的心并没有放下太多。

因为大炮的事他也知道,之前他就有所猜测,这上面盖着的是大炮。

也是这一次燕王殿下等人的底气之所在。

只是,他在之前是见识过火炮的,也知道火炮的威力。

就算是有这么多门火炮,也难以抵消船只数量,人数,尤其是船只大小这上面的巨大差距。

“这些火炮,不是原来的那种火炮。

这是父皇让火器营改进过后的火炮,威力惊人,够他们喝一壶的。

让他们来包围吧,只有包围了,咱们才更好的把他们都给消灭了。”

汪大渊心里面还是担忧。

火炮威力再大又能达到什么程度?

可事已至此,也不能多说些什么了。

现在,他只能是盼着殿下所说都是真的。

这些火炮真的有这般的好用,能把这些海寇打的落花流水!

……

半天半日之后,大量的隐藏在这里的海寇的船只拉起风帆,众多海寇嗷嗷直叫,朝着市舶司船队而来,来了个半包围。

而更后方的海域上,同样也有着船只朝着这边靠近。

同样也是海寇的船。

看到这被围拢起了,不仅仅不仅没有逃窜,反而还用船舷来面对他们的市舶司船队。

陈之礼手中的折扇,刷的一下打开,整个人那叫一个兴奋。

只觉得大牙都要笑掉了。

他是真没想到,这些人竟是如此的废物,根本不懂海战。

居然用侧弦来迎敌!

自己这边的海船是如此之大,接下来别的都不需要做,只需要鼓足风帆直接碾压过去,便能将他那边的众多船只给拦腰撞断!

让他们连船带人都沉到海里!

“全速航行!”

他这边下了令。

立刻便有人打着旗语,将他的命令给传递下去。

而后,他们这边那小山一样的两千料大海船,全速航行,直冲市舶司船队而去!

而在此时,俞通源也同样下达了命令。

“亮炮!准备射击!”

他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

“重八,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得了奇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