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五章 莫负医道(求票票)

听书 - 秦时小说家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蓉儿……。”

盖聂一时无言。

也许,蓉儿所言有理。

但。

事情却非那个事情。

对于诸夏而言,对于天地而言,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尊贵如始皇帝陛下,亦是如此。

然则。

对于目下的帝国而言,不能失去始皇帝陛下。

帝国的基业尚未完全稳固,还需要陛下给于掌舵,还需要陛下给于稳住大局。

除了陛下,诸位公子中,谁可以胜任那般事?

谁可以有始皇帝陛下那般的雄才伟略?

纵然不为过高的期望,守成虽好,亦非一件容易之事。

“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将你手中的茶喝下,再不喝可就要凉了。”

“……”

“那是你的始皇帝陛下,不是我的陛下。”

“对于我来说,诸夏是什么样子都行,就算再乱,还能够有当年乱?左右还是要归于平稳的。”

“嬴政,他的身子真的是他自找的。”

“但凡可以将我当初留下的医嘱好好遵守,但凡可以将一些医者的话听进去,当不至于如此。”

“人都有生老病死。”

“都一样。”

放下手中的药材,端木蓉再次看向某个瞎操心的人,都已经决定离开秦廷了,何必担心那般事?

历代的鬼谷弟子,隐去之后,基本上不在过问红尘种种,纵然先前侍奉的诸侯国被灭,也是一样。

按照道家的道理。

道常在。

那一切都只是道的演化。

医家!

都只是病人罢了,不过是身份不一样的病人。

“始皇帝陛下……。”

无滋味的品着手中茶水,盖聂没有多言。

始皇帝陛下的身子,如若接下来好好调理,好好的休养,还是可以恢复不少的。

只不过。

始皇帝陛下的性情难料。

郡侯也有不少劝说,好像也无大用。

咸阳之内,丽夫人也有不少的劝言,亦是难以更改陛下操劳之心。

长生不老丹!

阴阳家的确已经炼制好了,一共两颗玄丹,就待陛下随时服用。

是否有用不好说,总归还是要试一试的!

“盖先生,今儿的茶如何?”

“这是我们跟着师尊在刚入南海郡的时候所采买,觉得不错,便是带了一些。”

“……”

轻捋颈间的一束金发,柔顺生辉,碧眸眨了眨,别样欢喜而又期待的看向盖先生。

“还好,还好!”

“还好!”

盖聂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于沫萝看过去,点点头,将茶盏递过去,转身离开。

“师尊,盖先生的心情不太好,是为那位始皇帝陛下吗?”

“那位陛下的身子真的无药可医吗?”

“……”

双手接过茶盏,其上仿佛还有留存盖先生手掌的热意,沫萝紧紧握着,目视盖先生离去的身影,良久,身躯一侧,看向师尊。

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盖先生的心不太平静。

“药石可用,药石又不可用。”

“嬴政的身子好像更差了一些,那个禁法领域又难以解决,单靠寻常的药石想要取得很大的效果越来越难了。”

“就算嬴政他接下来安歇休养,也难以恢复和以前一般的模样了。”

“嗯?你问这个做什么?”

“他的身子如何,和咱们没有什么关系。”

“……”

端木蓉本能而应。

咸阳宫内的医者很多很多,那个武真郡侯玄清子更是修行通天,也想了许多法子。

用处都不为大。

自己。

也有一些发展,有用,不足大用。

尤其,嬴政的身子和数月之前的咸阳宫之时相比,孱弱许多,一体本源衰弱很多。

那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以自己的目光来看,他……活不了多久。

以他的年岁,放在诸夏间,已经算是长寿了。

也该知足了。

难不成真的想要长生不老?

想多了!

“师尊,如果那位始皇帝陛下真的去了,诸夏会有变故吗?”

沫萝好奇。

于那位始皇帝陛下的性命生死,自己的确非十分在意在心,行医之道,生死看的很多很多。

还曾见过许多身份不俗的人,亦是去了。

一去,万事空。

始皇帝陛下是诸夏天子,是天下共主。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于诸夏诸郡各地都有莫大影响,入诸夏多年,还是知道的。

倘若那位始皇帝陛下不在了,自觉诸夏会有变化。

具体如何的变化就不清楚了。

“可能会有变故。”

“也可能不会。”

“操心那些做什么?还是将心思放在医道为上。”

那个问题,端木蓉也不知道。

嬴政对于眼下的诸夏的确很重要,这一点,自己也承认,若无嬴政一力统御偌大的崭新诸夏,一切已经乱了。

嬴政若是真的去了,诸夏就要乱了?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何况,自己也不关心那些。

天塌下来,也和自己无关。

“……”

“好吧。”

白了师尊一眼,师尊这说的和没说没啥区别,沫萝只得应语而退,只是,从盖先生先前的言语来看,如果那位始皇帝陛下去了,诸夏……会有不小变故吧?

……

……

“朕的身子,好像真的比先前更差了一些。”

“往日,批阅政令文书到三更,都不觉的劳累。”

“现在,二更有余就有些疲惫了。”

“禁法领域!”

“如若卸下天子位,便可摆脱禁法领域的钳制,便可服食天材地宝,病患一朝可去。”

“郡侯,你说朕该如何抉择?”

“……”

沿着梅江朔游而上,那里距离闽中郡越来越近。

临近傍晚,车马停下,在一处山水明阔之地安营扎寨,兴趣所至,沿着一条分支河流的岸边踱步。

观四周盛夏苍翠空新之状,嬴政很是受用。

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在将其缓缓吐出,整个人都要轻盈很多很多,都觉体内的异样都吐出去了。

“黎民万万数,帝国诸郡万里之域,皆陛下一心操持。”

“多年来,一直如此。”

“陛下该好好歇一歇,国府行署,不为无力。”

“……”

周清随伺在旁,闻此,轻轻道。

禁法领域。

不为天子位,如上古五帝之人,功成身退,便可得好处,便可寿数绵延,所失……则是统御世俗的无上之力。

眼下的诸夏和上古不一样。

很不一样。

“朕也曾想要好好的歇一歇,只是……难以真正的歇一歇。”

“国府行署自然是有用的。”

“但!”

“军国机要,还是朕亲自处理比较为上。”

“如今的帝国还非十分稳固,山东诸地尚未真正的归顺于帝国。”

“禁法领域。”

“禅让!”

“上古岁月的壮举之事,如果眼下的秦国不是这般,朕或许会考虑那般施为。”

“朕所思要为帝国定下一道道崭新的国策根基,以为数十年、百年之用。”

“朕与你说过,一些事如果朕不做,那么,就无人可以做到了。”

“帝国和三代不一样。”

“以前的秦国和将来的秦国也是不一样。”

“……”

放弃天子位,禅让旁人,便可令禁法领域自动退去,身上的病患就不再是病患。

一株天材地宝,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

那个结果。

嬴政觉自己或许永远不会选择。

帝国,离不开自己。

自己,亦是离不开帝国。

帝国初立十余年,许多事情刚开始立下,尚未彻底的贯入诸郡诸地之中,如若再有十年,或许好上不少。

再有十年!

自己可以再有十年?

以自己的身子,不好说。

长生不老丹。

不能将全部的希望寄希望于那两颗玄丹上。

“陛下所为,已经远胜秦国立宗庙社稷以来的任何一位国君国主了。”

周清再道。

“不够。”

“那些还不够。”

“朕所为,虽不错。”

“还不够。”

“给朕时间,朕可以让大秦变得更好。”

“……”

“诸事不论,帝国的承继之人,朕还没有想好。”

“扶苏虽不错,历经多年历练,进益不少,只不过,临近一些急事、难事的时候,难以把握全局,难以灵活变通。”

“昔者齐鲁的事情,便是那般。”

“这些年来让他在北方军中历练,便是想要让他临阵对敌,心思灵活一些,应该有不少长进。”

“其余公子,年岁还不大,历练也不多。”

“高儿,天资是聪慧的,性子也是不错的,唯有一颗心还没有历练的十分坚韧。”

“如此,在遇到寻常事的时候,会做的很好。”

“遇到一些难事,则难料。”

“胡亥,将闾他们,有所长,不足够所长。”

“如若长生不老丹无用,朕……还真不知道该将帝国大业交给谁!”

“其实,还有一个人更加合适,无论诸般,都合适,郡侯可知那人是谁?”

“……”

在一处不大的河岸堆积处驻足,嬴政略有弯下身子,探手在河边轻轻舀了一些水。

盘踞于掌心,残阳落空,别样澄静。

军国机要诸般事,同文武群臣商议,出了营帐,身边可以言谈说话的好像也就郡侯了。

先王当年的血脉,也就剩下自己和郡侯了。

幸而,还有郡侯在身边。

还能够听自己不住说一些杂乱的话语。

“陛下知晓那人的性子。”

周清摇摇头。

“郡侯忍心看到帝国大业有动?”

手掌握拳,掌心的水四溢垂落,看向郡侯,嬴政一叹。

郡侯是自己的王弟,也是先王的血脉,按照秦国的传承之道,兄终弟及亦是有不少。

昔年,武王先祖早逝,便是传位于昭襄先王。

固然是因武王没有子嗣的缘故,亦是一个最近的例子了。

山东诸国,也有那般事。

郡侯的才学谋略,经国文武,不逊于自己,只是因道者修行故,不太理会那般。

“陛下,些许病患,不为大碍。”

“陛下当重整心情,以为大事。”

周清一礼。

陛下之意,自己如何不明白?

帝国大业,的确需要一位合适的传人,交给自己?不好也不妥,何况,也非上佳选择。

“呼……。”

“……”

“朕近些时日的杂念的确多了一些,生死……非容易勘破。”

嬴政不自轻叹,沉吟片刻,眺望极远处已经有些昏暗的山林,死生之事,向来非小。

自己其实并不畏惧生死。

只不过,许多事情还没有做,心中有些焦急,有些时不我待。

“陛下!”

周清一语。

欲要多言,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诸事种种,陛下都明白的,都知道的。

只是临近一些事情,有些心神异样。

人之常情。

陛下。

是帝国的始皇帝陛下。

亦是一个人。

七情六欲,亦是在身。

病患而思生死,忧国家的之将来。

“诸卿皆有建言,希望朕可以保重身子,朕……朕意以长史、尚书等人替朕分担一些文书之事,郡侯觉得如何?”

“……”

稍稍的舒展筋骨,嬴政不在言语先前事。

身子的确为重,帝国的长远根基之事尚未定下,嬴政心中有动,然则,欲要让自己少操持军国机要之事,多难。

欲要事事亲为,亦是有些艰难。

若是让国府和御史大夫等人分担更重的事情,也不合法道权御之道,思来想去,略有折中之策。

“长史、尚书之人。”

“陛下之意,玄清有所明悟,至于是否可行可用,接下来试一试可知。”

“……”

周清点点头,没有反对。

陛下能有这般心思,已然极其难得,长史自然是常伴陛下身边的人,本就职责显耀。

尚书是少府属官六尚之一,其余五尚为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与可以近前主管文书、收发典籍的尚书相比,逊色一些。

尚书之人,自然是深得信任之人。

长史,亦是如此。

原本以为陛下会仿效江南的政事堂,如今……徐缓为之,也是上策,江南的情形和咸阳的情形自不一样。

直接设立政事堂,容易使得国府还有御史大夫、廷尉府的文武官员意见颇大,以近臣分担之,更好一些。

“确是此理。”

“朕也是那般意思,先试一试吧,希望那些人有些用,也希望朕接下来可以精神好一些。”

嬴政笑道。

郡侯在江南的政事堂,自己早早所知,用处和好处,自然也是看到,有了政事堂,郡侯主持大局就行了。

其余诸事,政事堂可以细微处理。

若是在政事堂再立下一位才略之人,政事堂的用处就更大了,那个白芊红就很好。

郡侯多年不曾亲自处理江南事,江南诸郡却不受什么影响,不为有碍,黎民百业皆蒸蒸日上。

“禁法领域之事,玄清近年来也一直在思索破解之道,如今已暂有所得,待陛下服食长生不老丹之前,玄清会施法尝试。”

“若然可行,则昊天庇佑。”

“……”

周清一礼。

星辰古约之事,曾简略同陛下说过,然……并未真正全部告知陛下。

陛下知晓那些,并无益处。

以自己目下的修行,化去星辰古约的法子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完善,还差一些细节。

推演之,有不小的可成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