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我有点不对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转眼,又是一年。

张逢根本就不管什么这科技,什么算力,让他们自己去玩吧。

最后挑着能抄的就行。

与之相反。

身为荣誉院长的张逢,于这一年里,在外人看来,就是彻底‘疯’了,没救了。

一些曾经和张逢关系不错的科研同事,现在也是尽量远离了张逢,不想和张逢打什么交道。

因为在这一年内。

张逢不仅没有管事,反而是大幅度的去观察‘人’和‘事’。

像是哪里建造了超级大工厂,或者发生一些自然灾难。

张逢就直接开始调查他们的人为行径,还有准确的灾难报告。

属于把应急信息部门的活给抢了。

并且张逢还是硬抢,不管别人说什么。

再以张逢荣誉院长的身份,科技教父的名头,也没人会说什么。

当然了,这也是张逢不抢算力,且不影响救援行动。

不然事就多了。

……

又随着时间过去。

张逢大大小小参与了十几次救援行动。

期间也没有干扰众人,就是单纯的拿资料,还有了解起因。

而之所以不参与救援。

是张逢现在的体质才【481】,继而就没有显露实力。

包括之所以这么低。

也是张逢无暇去管金丹。

因为关于新鲜因果的知识理论,是高于目前的‘以力服人’。

再者,只要能找到灾难源头,又让各方见到证据。

那么和气生财的发展,肯定是比直接强压着好。

当然,到时候该显现的实力,也是要显现,这是双重上保险。

但先说理,再讲武,总归是好的。

张逢还是比较喜欢讲道理,尤其这个世界也为自己提供了很多新科技。

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而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

张逢通过各种了解,最后发现小小地震与全球变暖的因,是直接影响到倒计时的果。

还有人为的大范围铺盖Z1与建造超导工厂,以及大肆开垦山脉与树林,也促使成了变暖与小小地震的因。

因为开垦山脉,小概率会改变地壳的应力分布,诱发小小地震,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虽然影响很小,有时候甚至不足以产生地震。

但这一切都是有因果关联的,不是平白发生。

就如‘蝴蝶效应’,它就是一种因果论。

张逢在查找一些灾难信息之余,也开始看各种效应,还有一些律法犯罪事件。

这可以加深自己对于因果的辨别。

总归说来,都是科学上的基本逻辑。

像是律法中,一些不离谱的事件,就很讲究因果双方的确切关系。

他们都是有共同点。

况且这些也都是有果有因的完整公式。

也可以以此为基础点,判断这个灾难的源头。

就像是如今。

张逢根据很多事件的推论与辨别。

最后经过统一整理。

张逢已经可以确切的肯定,未来的灾难,大概率是和地震与洪水相关。

因为在开垦树林和变暖中,地震和偶尔的暴雨,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倒计时。

至于之前为何没判断出来,是因为全球都在造超导,数据太多。

又像是平常灾难,再者说一些事情,都太细微了。

毕竟全球几千万人在造超导与Z1相关,灾难也时不时发生。

这使得倒计时是不停的在上下变换。

这是无法分清楚的。

可好在现在大工业停顿了一些时日,再加上自己悟懂了因果关系。

此刻,数据没有那么复杂以后,以及自己还专精了。

那么就很容易分辨出来了。

但要还是和以往那样大幅度的建造和开垦。

张逢感觉以目前的实力,是算不出来。

哪怕有超导小楼也不行,因为张逢发现它不具备因果论的判定模式。

或者说,关于天象气候等等之类的信息,它太少了,也无法将这些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

超导小楼更多是一种专业的模型排列演算。

但现实的虚拟小楼,却能做到大分析,因为它资料够多,模拟的世界信息够多。

很大概率,是能找到具体位置。

这也是张逢一开始所筹备的事,缔造一个有因果规则的虚拟世界。

而现在,张逢的基础理论更扎实。

……

又过半年。

张逢在一次外国的大暴雨飓风事件中,发现了这个灾难可能和海洋有关。

因为这次暴雨以后,这片海边城市的整体水位上升了0.2厘米。

也可以说,是这片庞大的海滩,在悄无声息间下沉了这么多。

一个很细微的差别,让张逢感觉到了不对劲。

毕竟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大暴雨过后,水位上升没错,但一大片土地整体下沉,就他妈的离谱了。

但不管怎么讲,危机都是在海底。

那里是要去看看的。

张逢也没有墨迹,直接开始闭关练功,先成金丹再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海水抗压能力,还能预防海底忽然出现一只海底大怪兽。

……

一个月后,金丹形成。

三个月后,体质1.1K。

张逢再次来到了这处海滩,发现它又下沉了一些。

包括远处的海边山崖上,还有好几位专家似的人物,正带领一群学生做考察。

看来有关单位也发现了这些不对劲的事情。

尤其在近处的海面上,也有几艘类似考察船的小型船只。

但通过灵识望去。

张逢看到他们的笔记本上,大多为正常的地质下沉运动。

当然,从外表上看,这都很正常,也没错。

并且他们就算是跳进海里,观察十米下方的海床,也没有任何问题。

可事实上,此时海床的百米之下,通过漫长的地壳运动,正形成一个超级火山群。

如果能把地球切两半,再从横切面上看,这些本该在底部的岩浆,正缓缓的向上汇集。

长久的飓风、暴雨、地震、还有开垦山野的泥土流失,多种因素加起来,使得地壳的漫长运动下,地球要‘发飙’了。

面对这个情况,张逢就知道其他可能下沉的陆地上,估计也和此地差不多。

关于未来灾难上,张逢也判断为火山的爆发和地壳运动中的下沉,使得部分陆地沉没,并且迎来最大规模的大洪水,继而覆盖绝大部分的沿海地区与一些内陆城市。

其中灾难里最大的杀伤力,应该就是史无仅有的地壳运动了。

这个绝对是超级灾难级别,堪比史前时期的‘盘古大陆分裂’。

至于消除灾难源头?阻止这些地壳运动?

张逢感觉这是说笑了。

看似是自己‘拯救世界’,实则到最后还是和任务中描述的一样,自己只能让文明延续,或者救更多的人。

因为自己虽然找到了,也算出了这些因果,可是做不到消除。

这种隐藏的超级火山群与地壳运动,已经属于大自然的规则力量。

除非是自己能搬山倒海,不然就算是画符镇压,也难以镇压整个陆地的移动。

但好事是自己知道了灾难是什么,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再者,因果的确认与分析整理,还有这个证物在这里。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思索着。

张逢看向了海面上的几艘船。

这船上倒是还有自己认识的不少人。

他们都是地质学,还有相关部门的人。

自己天天全球各地跑,又研究各种资料,基本都熟脸。

与此同时。

张逢也决定拿出证据了,且也摘到了自己的墨镜,向着岸边走去。

过了几秒。

船上的众人看到岸边张逢,也先后笑着招招手。

“院长!”

“张教授,您怎么在这里?”

随着他们的喊声,也吸引了附近游客们的目光。

“是科技教父张逢?”这个外国的游客们也都认识张逢。

毕竟这可是‘超导新时代之父!’

“张逢?他怎么在这里?”

又在海边不远处的小山崖上,还有一位全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几位官方人员。

对于这里发生的下沉事,还有前一段的飓风灾难。

使得最近赶来这里的相关人员比较多。

而张逢望着他们,则是毫无遮掩的声传附近数百米,并言说道:

“我知道我接下来所说的事情,会造成一定的恐慌。

但在因果关系上来讲,我觉得此世的所有人,都需要知情权。

而这里的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也不是正常的地质下沉。

反而是一个足以全球的大灾难。”

张逢说着,无视附近所有人惊讶表情的同时,又双指并拢,以指尖作灵气牵引。

一时间,数千符箓形成,又在压缩中凝聚,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青蓝色剑影。

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

哗啦一剑斩去,海边的十米海水从两侧分开数百米,露出了下方被劈开数百米深的海床。

那里,已经有岩浆冒出了。

一些科研人员见到以后,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尤其随着张逢劈开地质层,这里轰隆隆的也响起地震声音。

但伴随张逢用镇土符覆盖,转身抬手,以镇压的起手式,脚掌轻踏地面,这地震也消除于无形,身后被分开的海水也逐渐愈合。

“天呐……”面对如此像是神话一样的景象,海滩上的所有人都懵了。

张逢却指了指刚才劈开的地方,再次向着所有人道:

“灾难已经必不可免。

包括诸位也没有猜错,我确实是来自于另一个维度。

在科学角度上的认知来说,应该是四维中的修真文明。

我在我们文明的星际联邦中,是最高议会中的一名议员。”

……

三天后。

全球的线上会议室内。

气氛很严肃,所有代表无任何缺席。

又在上首位置。

张逢坐在这里,享受了很高的待遇。

这都多亏自己‘狐假虎威’,拿出了‘四维修真文明’的名头。

但为了让他们自救,也为了让他们安心。

张逢是说目前回不去了,自己文明也过不来。

这样可以让他们安心一点,不怕被高维文明攻打。

也没有什么小九九,指望自己带人过来救援。

至于,他们会不会害自己。

自己倒不怕。

金丹的身份在这里放着。

不怕死的倒可以试试。

张逢现在很有底气,说话特别硬气。

更是直接有效阻止了,以往的正冶博弈延续。

并且随着会议开始。

张逢对这种会议很熟悉了,所以很直接的拿出相关资料,向他们言明了利害关系。

又重点提出了‘穹顶技术’需要加快。

众人听到这件事,也是陷入了沉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而张逢望着他们思考的样子,其实吧,说句实在的。

以他们目前的科技来讲,阻挡一次灭世大洪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哪怕是部分陆地下沉,但只要早点做好准备,搭建一些高层的超导结构。

再加上全民的提前迁移高山。

这不说是万全,起码也小规模的实现救人了。

起码让张逢来看,灭世灾难,之所以是灾难,因为大规模的突发事件。

可现在已经找到了源头。

那剩下的就是如何保障更多人的安全了。

对此,张逢感觉以目前的技术,也只有两种可能。

一,根据这十几年来的超导小楼计算。

穹顶已经有稳定的理论雏形了。

在有雏形的情况下,造一万个‘穹顶大船’,每个大船上住七十万人,那么是可以装下全球人类。

当然,超导也行,但在强度上,是比不过更高复合材料的穹顶。

但穹顶虽好,可在计算中,最大承载量,只能到七十万人左右。

毕竟这些人还要带上各种生活设施,以及一些个人杂物什么的。

尤其穹顶内也要建造完整的生活系统,这都是很高的负重。

要知道穹顶是防在海里,不是陆地,所以这些东西的重量,都需要它自己消化掉。

这是一个重量上限的难关,目前无法更好优化。

但对于目前的科技来说,荷载上也不算难是难关。

大不了就是多建穹顶,多分摊。

张逢感觉这个是可行的。

包括这些资料,张逢也都投到大荧幕上了。

然后,第二个办法,那就笨办法。

尽量减少工业,并无限延长灾难时间。

只要能拖到30年以后,灾难还没发生,那自己或许就是变相的完成了救援任务。

如果算是完成,那之后等世界冻结,再等自己实力高了以后,就可以试着回来处理。

这个二,必定是更安全的,但就不知道算不算完成。

非主线内,已经标注了‘灾难发生时,拯救百万人’。

张逢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用第一个办法吧。

直接造穹顶大船。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对现实实现科技大反哺,二是这个世界有星际计划,那么先造穹顶,保证安全,之后再造星际战舰,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无论怎么想,这都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

不用张逢说什么,这些聪明人想了一会,又看完荧幕上的数据资料以后,就想到了张逢曾经所言的穹顶计划。

虽然他们感觉超导也可以,且更实用。

但通过‘四维老大哥’的金丹手段。

以至于他们觉得,还是穹顶好。

“我无条件相信张院长……”

“四维文明看事情的角度,肯定比我们看的更远……”

“穹顶是将来星际内的重要一环。”

他们是这样相互说服的。

金丹还是有绝对的震慑性,远比证据来的更为充实。

起码本来支持超导的人,现在也无条件的支持穹顶。

并且张逢也在想着,以目前这个世界内的超级算力,是远比现实世界内高了。

那么能再优化穹顶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内的机械平台,倒是可以用穹顶搭‘部分地基’了。

因为穹顶在材料合成上面,和超导形成很大差别。

这样就可以利用地球上的另一些原材料。

实现物质上的均衡。

……

往后数年内,倒是实现了张逢曾经所想的一心一意造穹顶。

张逢学完了因果的部分规则后,这几年心情完全放松之下,也开始闭关修炼,争取快点迈入金丹圆满。

转眼。

又是六年过去。

张逢又开始凝练元婴,争取在这个世界结束之前,练到70%左右。

如果下个世界还是类似的长时间世界,基本上元婴就成了。

到时候自己的感知应该更为强大,且有更多的高维能力。

说不定再碰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就可以尝试用武力‘修复’了。

自己现在不完全战力的金丹,术法都可以覆盖一个市,元婴,最少也得三四个市。

用三四个市的战力,去慢慢修复海底漏洞,并用术法加固。

张逢感觉应该是可行的,起码比金丹好很多。

……

而在之后几年内,随着穹顶技术被研发出来。

之前他们乱走超导科技树的效果,倒是体现了。

具体是,穹顶的建造过程很快。

超导的传输优越性,还有Z1的无限能源,实现了一个月十艘穹顶战舰的速度。

不想离开家园陆地的人,都前往了被穹顶加固的高原。

算是陆地上一小部分留存,更多的人是来到了海上的穹顶。

这边是一艘艘飘荡的‘透明舰’,里面的生存设施,也足以让七十万人无忧生活。

至于穹顶材料,则是一种类似于玻璃的亚克力高透明材料。

这和张逢所想的高文明防护罩差不多。

这也让张逢变相知道,自己关于防护罩的研究方向是走对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