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在经过刘备与李翊、陈登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同意与刘表达成同盟。

至于盟约内容,虽未详细拟定。

但大体可以分为,刘表以平价,卖粮卖船给刘备。

刘备则会在将来对袁术的战事中,默许刘表参与到扬州事务的讨论中来。

即便刘表未来想要索取庐江、豫章的表奏权,刘备也会睁一只闭一只眼。

盟约内容大致为此,确定好后,刘备即命孙乾随刘先一同返还荆州。

向刘表表明自己对庐江、豫州等扬州西壤的态度。

“主公,现在还有一位使者未曾离去。”

“我此前将之暂时搁置,是为拖延之法,现在主公既然赶回来了。”

“未知要如何处置?”

李翊说的人自然是指许劭。

他是代表扬州刺史刘繇来的,想要刘备出兵配合刘繇夹攻孙策。

尤其广陵与孙策的丹徒仅一江之隔,旦日可至。

加之刘备与刘繇又同为汉皇宗亲,所以几乎是刘繇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援军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刘备已经与历史上的刘备相去甚远。

历史上的刘备,此时还缩在下邳城内,靠着麋家、陈家的支持来统治残破不堪的徐州。

所能动员的兵马,也不过堪堪两万人不到而已。

但现在,刘备已经一统徐州五郡,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影响到了青州、兖州、豫州、扬州一带。

并且,徐州如果全国总动员的话,是能够拉出一支高达七万人左右的可战之兵的。

当然了,这种规模的兵马,刘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去调动的。

因为光每日耗费的钱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管怎么讲,

刘备现在已是东方一个强大的诸侯,不会被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给随便左右立场。

接下来他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慎之又慎,妥善处理好与周边诸侯的关系。

“……扬州刘正礼么?”

刘备一捋胡须,面露犹豫之色。

“此事却难呐,刘扬州与我同为宗室,又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

“今既向我求援,按说当救。”

“只是……那孙郎……”

虽然孙策已经有了曲阿之战这样的大捷,可实际上依然是刘强孙弱。

且不说两边的兵力之悬殊,就说本地士人豪强都是拥戴刘繇的。

更别说吴郡许贡,会稽王朗都是与刘繇在同一阵线上的。

孙策再是勇猛,手中也仅就两个县而已。

本来对上刘繇就没多大胜算,自己这边再出兵配合刘繇夹攻。

那孙策确实没得玩了。

刘备也算得上是一位战略家。

他能分清楚当前的形势。

如果留下孙策,那广陵南部所面临的威胁,不过就曲阿、丹徒两县而已。

可如果刘繇灭了孙策,那广陵受到的威胁就是大半个扬州了。

到那个时候,刘正礼是否真的会顾念当日的救援情谊,不向徐州拓展势力?

况刘备集团定下的战略方针,就是先克江南,合徐、扬二州之力以制天下。

把刘繇养肥了,给自己树一个大敌吗?

“我广陵这边为了对抗袁术,几乎是节衣缩食,靡师费饷,真若派兵去攻打丹徒。”

“最后恐反为他人做了嫁衣。”

陈登一语道出要害。

帮助刘繇纯亏本买卖。

人刘繇可是正儿八经的扬州刺史,他一旦扫清了宿敌,就很容易坐稳扬州。

这显然不符合徐州的自身安全。

在此之前,北方通过结盟袁绍,又暗中拉拢袁谭,解除了徐州北部的威胁。

西方又与曹操和好,同时扶持梁国郭贡,控制鲁、沛两地,来提升徐州西部的防御。

最后的南方,不断与袁术的交兵,也是为了解决广陵一带的安全隐患。

现在江东的事务,无非就是袁术的手下孙策,与扬州刘繇为首的各派相互争斗罢了。

“刘繇实力不俗,况许贡、王朗都与其同一阵线。”

“若真让刘繇坐稳扬州,于徐州而言绝非好事。”

李翊淡淡地为刘备分析。

“所以我意,不如以我徐州乏粮为由,回绝了刘繇请派援军的请求。”

这个理由是很合理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刘备在过去一年打了多少仗,尤其最近跟袁术在广陵、钟离不断火并。

所耗费的粮食数目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粮草不足为由回绝刘繇,刘繇是无话可说的。

“不过孙策终究也是一个隐患。”

“我听闻其在曲阿募兵,欲在明年攻取吴郡。”

“若其当真攻下来了,我们方可考虑出兵援助刘扬州。”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

军师的战略还是那么精明。

现在刘强孙弱,所以我们不能帮助刘繇。

只要我们放任孙策不管,他就会向吴郡、会稽一带发展。

我们可以允许他先发育一会儿,但只要他打下了吴郡一带,就立马支援刘繇。

把孙策限制在吴郡,让他不能够再继续发育下去。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平衡孙刘两家的实力,让两家在扬州内斗。

只要江东一天不统一,刘备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全力对付袁术。

若是刘备灭了袁术,一统淮南。

即便江东真的统一了,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刘备的大军?

真到那个时候,刘备继承了袁术的遗产,水师也早已成型。

踏平江东,易如反掌耳。

“妙!妙哉!”

刘备对李翊提出的战略构想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别忘了,袁术的影响力还涉及到了豫州。

而刘备也对豫州的鲁国、沛国下手了。

把淮南兼并了,那沛国、庐江皆是彀中之物矣。

“既如此,就采用子玉之言,暂时回绝了许子将。”

“不过我们可承诺他,若是将来孙策来日进兵吴郡,侵扰吴土,我徐州绝不会坐视不管!”

言外之意,虽然我们没办法配合你出兵夹攻孙策。

但如果孙策将来威胁到了刘繇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等于是给了一个独立保证,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等将来孙策做大,也能够第一时间沟通,好出兵配合。

“我们虽已取下钟离,然袁术势大,想要兼并其淮南领土。”

“也不知需费多少年月。”

刘备上来就挑了一个**oss打,虽然有信心能打赢,但对需要费的时间却持保守态度。

像袁术的治所寿春,历史上曹操用了六万人攻打,袁术守城军一万不到。

就这样,曹操都了数月的时间才打下来。

战争会严重拖慢经济发展,刘备只盼徐州不要陷入与袁术的战争泥潭里。

“袁术倒行逆施,加祸淮南百姓。”

“主公伐之,乃吊民伐罪之义举也。”

“纵然主公不派兵灭他,天也要将之收取。”

李翊安慰刘备,为他提振信心。

他之所以力荐刘备先打袁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袁术的巅峰期就快要过了。

再过个一两年,淮南会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

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都断绝人烟,出现了大量人吃人的现象。

就连袁术自己麾下的士兵,都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

这样的机会,李翊怎么可能放过?

到时候淮南这块肥肉,绝对不能落入刘繇、刘表,乃至孙策的手里。

李翊劝老刘全力对付袁术,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淮南拿下。

好在三国时代的人,有很强的宿命论。

李翊又是刘备深信不疑的世外高人,对他提出袁术命不久矣的谶言还是颇为信任的。

……

第二日,晌午。

刘备招来了广陵的高层官员,一起来会见扬州使者。

刘备坐主位,李翊坐次位。

其余各级文武官员依次落座。

许劭这些天在广陵也算是日盼夜盼,就盼着刘备回来。

现在刘备刚一回来,第二天就愿意召见他。

许劭欣喜不已,跟着侍从走进了正堂。

刘备挺直身躯,露出仁厚的笑容:

“子将先生,请入座。”“谢过使君!”

许劭拱手一礼,款款落座。

尽管刘备已经知晓许劭来意,都还是走流程式地问道:

“子将一路远来辛苦,未知来我徐州,所为何事?”

许劭直起腰杆,朝着刘备拱手作了个揖,正色说道:

“我主刘正礼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淮南袁术却无端派兵攻我州郡,视朝廷纲纪为无物。”

“前日我主在曲阿为袁术部将孙策所败,今已重整旗鼓,打算收复曲阿、丹徒两县。”

“久闻刘徐州宽厚仁义,克己奉公,对天子和朝廷皆是一片忠心。”

“想来不会视江南百姓的苦难于不顾,更不会坐看袁术欺凌汉皇宗亲。”

“因此特派我来向刘徐州求援。”

“恳请刘徐州看在扬州数百万百姓的份儿上,出义兵,下江东,扶正统,拒袁术。”

“施仁义,助苍生,救万民于水火!”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许劭说得慷慨激昂,几乎是要潸然泪下。

以至于把陈登在内的众徐州官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都在想用不用这么夸张?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主完蛋了呢,现在刘繇的兵马和地盘都是孙策的数倍。

可从许劭口中讲出来,就好像刘繇才是那个快不行了的人。

刘备并未着急开口,而是像陷入了沉思一般,仿佛在做思考。

许劭很懂得道德绑架这一套。

张口闭口都是朝廷,百姓。

说白了不就是两家诸侯间的相互争斗吗?

何况刘繇现在的整体实力依旧比孙策强了数倍。

“子将先生,在下请了。”

李翊站起身来,率先开口。

“子玉先生,有礼有礼!”

许劭当即拱手还礼,他内心里对李翊还是颇为敬佩的。

李翊背着手,眉头轻蹙,佯作为难道:

“先生之前来时,便求我广陵出兵丹徒。”

“当时我说我主射阳湖阅兵未归,我等不能做决定。”

“这只是其一罢了,我广陵不宜出兵还有其二之因。”

许劭微微一怔,只得问道:

“在下愿闻其详。”

李翊继续开口:

“徐州近年来,屡遭战祸,尤其曹操寇兵来时,更将彭城屠做白地。”

“焦土过半,流民四起。”

“我主宽厚仁善,不惜以军粮赈济灾民,节衣缩食,箪食瓢饮,方有今日下邳百姓怡乐。”

“但子将先生应该也知道,从年初开始,徐州便一直在用兵,未得半日休整。”

“远的不说,就单说这淮南袁公路,我等前不久才在广陵将张勋、桥蕤的大军击退。”

“似徐州这般情况,只可薄徭轻赋,偃革倒戈,与民生息,恢复生产,实在不宜再起战祸。”

“许先生也是天下名士,难道忍见我主救一人而杀一人耶?”

李翊发出灵魂拷问。

道德绑架谁不会啊真是。

陈登也咱起身来,帮腔道:

“子玉所言甚是,我等在广陵鏖兵血战袁术,已是为刘扬州分担了压力。”

“今刘扬州坐拥大半个江东,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孙策吗?”

“徐州凋敝,钱粮俱缺,我主虽有心援助刘扬州,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现今我主决定在广陵屯田,待两年后粮食丰收,徐州生产得以恢复。”

“我当自当派军士南下,援助正礼公!”

陈登说的大义凛然,这也是他贯开的空头支票了。

当初劝刘备接领徐州时,就曾开过合步骑十万的空头支票。

“难道玄德公真打算见死不救吗?”

许劭听明白了徐州人的意思。

张口闭口就是没钱了,没粮了,没人了,打不了了。

可我看你们打袁术时不是打得挺欢的吗?

这摆明了是在索要报酬。

那许劭只能是选择继续劝说,看能不能尽量把价格压低。

“况那袁公路骄奢淫逸,自恃名门贵胄,更轻视玄德公。”

“其自领扬州事,兼称徐州伯,已是证明其有野心要吞并徐州。”

“今与我主联合,乃是共御强敌。”

“望玄德公顾及唇齿之寒,同宗情谊。”

“愿三思!”

许劭这是在偷换概念。

你们打孙策,关袁术什么事儿?

况且说起打袁术,我们徐州这边出力可大多了。

这时,鲁肃也开口说话了:

“子将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

“我徐州断无见死不救之理。”

“且待到明年秋收过后,我徐州上下筹集齐了钱粮。”

“一定发兵救援!”

秋收过后?

那特么黄菜都凉了,仗早打完分出胜负了。

许劭眉头紧皱,看来这帮徐州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不给点儿好处是不行了……

许劭沉吟片刻,再度开口:

“只要广陵肯出兵丹徒,我扬州愿出一千万钱,粮食八十万斛!”

这钱粮数目其实已经不少了。

刘备正要开言,李翊却抢先一步问道:

“未知这钱粮数目,几时可以交割呢?”

是呀,拿到手里才是关键。

先生真的反应好快,刘备如是想道。

许劭不假思索答:

“待我主击败孙策,收复曲阿、丹徒之后,定当如数交割!”

怎么的,想空手套白狼啊?

李翊差点儿没被这句话给气笑。

事成之后给?

现在徐州出不出兵,刘繇得看刘备的脸色。

可事成之后,扬州给不给钱粮,刘备就得看刘繇的脸色了。

你是不是当我傻啊?

这种空头许诺钱粮,最后不给的事儿,又不是没人干过。

隔壁骷髅王就经常干这事儿了。

就算刘繇下限没袁术那么低,但随便找个由头。

比如说府库吃紧,一次性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粮来,只能先给你一半儿等等。

到时候,还不就是他刘繇一句话的事?

只见在场的徐州众官员无不对此言嗤之以鼻,更有人脸上带着冷笑。

似看戏一般,笃定刘备不会下场掺和这场战事。

但刘备还是很礼貌地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刘扬州希望我出兵,不知希望我派出多少人呢?”

嘶……

许劭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问题问的很刁钻。

他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但又不好明着说出来。

“这孙伯符乃是昔日江东猛虎孙文台之子,继承其父骁猛勇烈,足以独当一面。”

“况其又得了庐江周家的资助,受领了其父旧部,实力不容小觑。”

“我主此前就因为过于大意,才招致兵败。”

“是以在下以为,若想彻底消灭孙策,贵州须出动至少一万人。”

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刘备整个徐州全部能动员的,也才六七万人。

许劭竟提出要徐州出动七分之一的兵力,来对付孙策。

这不是能不能打赢孙策的问题,而是这笔军费谁来报销?

“未知贵州是否将承担我徐州军的军械、粮秣,人力开支?”

陈登开口询问。

许劭猛烈咳嗽起来,他之所以不想聊出兵多少的问题,就是怕被问这个。

一说到军费开支,那刘繇现在真的过得挺窘迫的。

之前他把大量的军械、粮秣都存在了牛渚。

结果没想到孙策出奇兵,把牛渚给攻陷了。

刘繇的钱包一下子便变得吃紧起来。

“实不相瞒,我扬州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

许劭面色显得有些疲惫,“可我们的承诺一定是说到做到。”

“只要灭了孙策,以扬州之富,难道一年之内还凑不齐千万钱粮吗?”

“子将先生此言差矣。”

李翊站出出来反驳许劭。

……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