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王八犊子,锄头挥向中科院了,你是没打算让我活啊

听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停~”

尤利华越听越心惊,没等谢威说完名单,就举手叫停了,“你可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把他们全部搞到哈工大来,让部队来背锅?”

“没有的事情!都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再说了,部队这次赌这么大,没有顶级的工程热物理专家坐镇,这项目怕是又要跟之前的差不多……”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吴老是国内工程热物理最顶级的专家,要是他都没法解决,咱们还搞个屁的核心机,趁早让所有项目下马,准备从国外引进吧……”

骂得这么脏?

一旁的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瞪大了眼睛,同时也警惕地盯着尤利华,生怕他暴起伤人。

别看平日里尤利华温文尔雅,实际上,脾气暴着呢!

“吴仲华是谁?”

张鸣秋对吴仲华的名字有些耳熟,却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好像是搞工程热物理的,原本搞过气压机?看他们两人的表情,应该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刘德宝也是这段时间十号工程转正式研制才对相关的专家有一定的了解。

要不是负责这些方面,他根本就没兴趣。

反正按照谢威提出来的名单去挖人就行,他挖不动就去找上级或是李瑞。

“那可不只是了不得!47年麻省理工博士毕业,然后担任NACA科学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54年回国,担任华清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副系主任;然后担任中科院动力研究室主任……今年刚组织创建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来头这么大?”

张鸣秋瞪大了眼睛。

“咦,我们学校不是也有动力所嘛,请他来担任动力所所长,总比他在中科院那边当个研究员的强吧……经费多给点,也搞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嘛……”

刘德宝的话,让尤利华差点吐血。

那样的大佬,是为了待遇?

“……”

谢威不由给刘德宝竖起了大拇指。

“必须得吴老才行。”

谢威很严肃,“还有吴老的学生刘高联,咱们学校54级研究生,请回来,先担任个动力工程系的副主任吧……”

院士啊!

现在只是一个教授,挖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你要不要想一想你在说什么?学校的人事任命,你一个人就能决定?”

尤利华差点被气笑了。

眼前这几人,越来越膨胀了?

学校系主任都能随口任命?

“谢威同志的建议很合理啊,54级的研究生,快30年的工作经验,阅历啥的也足够了,这事情可以在学校内部会议讨论……”

“……”

刘德宝的话,让尤利华直接不吭声了。

刚说了谢威随口任命学校领导,刘德宝直接就在程序上提供支持。

能说啥?

“这事情我办不到。”

尤利华想了想,以他的身份,很难说动吴老的。

“我去找龙耀华首长,亲自跟吴老谈。”

谢威一脸坚定地说道。

尤利华还想再劝劝,他觉得谢威应该很难说动吴老,毕竟目前吴老很忙,在之前部队准备集中力量搞涡扇发动机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过。

可看到谢威一脸坚定,他果断地选择了闭嘴。

“过几天各单位的负责人都来了,你要去就别坐火车了,太耽搁时间,坐你们学校的飞机吧。反正你们现在也不差这点油费。”

尤利华提醒谢威。

谢威没有拒绝。

在目前火车速度不够快的情况下,哪怕运-11的最大时速只有220公里,最大航程也只有965公里,从哈城到首都中间必须加一次油才行,可比起火车,也快多了。

当天晚上就能到。

目前国内空域航班少,运-11申请航线非常容易。

至于安全性能?

别说122厂跟哈工大的合作关系,仅仅是目前哈工大成为运-11的唯一客户,加上哈工大还指望着谢威利用跟中东客户的关系帮着122厂卖轰-5,自然不敢怠慢。

这架机身上印刷着哈工大校名的小飞机,122厂可是专门从厂里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了一个维护保养团队。

每次飞行后,都会进行完善的检查。

“你这大半夜的来找我干什么?”

李瑞对凌晨1点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的谢威很不待见,要不是谢威,他现在哪里有这么忙?

“专程来感谢您给我在国防科工委挂职的机会呗!”

“你就打着空手来?”

李瑞根本就不把谢威的怒气当回事,见他空手进了自己办公室,一脸鄙视,“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有空手上门看领导的?”

“我有个拳头……”

谢威没好气地自己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您之前就知道,一点消息都不给透露,难怪七机部的领导谁都不待见你。”

“有事说事!别在这里阴阳怪气的。要不是你,我今天可以早点休息的!”

李瑞不想听谢威的数落。

这事情是他干的不地道。

要不是他把谢威之前提出的核心机计划提供给部队,也没有现在的这一系列事情。

“学校有个54级的涡轮专业研究生,目前在沪市动力学院担任机械动力的教授,得把人搞回来……另外,我需要跟吴仲华吴老见面,邀请他去学校组织核心机研发工作,这事情您搞不定,得龙耀华首长出面,我跟他没有那么熟悉……”

“你就是这么给老子安排工作的?”

李瑞一听谢威找上门就是让自己去干得罪人的事情,更是不满。

突然觉得,自己给谢威找事,永远不如谢威给自己找的事难度大、得罪人的多啊。

谢威喝着茶,不置可否。

“行,人我帮你想办法,至于见吴老,这事情我明早上向上汇报,能不能行我也不保证。”

李瑞见谢威一副无赖的样子,顿时体验到了当初领导们面对他耍无赖的心情。

为了不让谢威更进一步,索性就答应了。

“这里还有一份名单,这些人都好搞。”

看到谢威拿出一份有着十多个名字的名单,李瑞的脸瞬间变得铁青,怒目瞪着谢威,“你知道这些份名单会让我得罪多少大学?全都是人家的核心骨干啊!如此坑我,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莫得良心!”

“……”

李瑞看着谢威一本正经的脸,李瑞败下阵来,不愧是自己选中的接班人,比自己还不要脸。

“行,名单留下,我尽量。”

“必须。部队要想搞出核心机,解决航空跟船舶的心脏病问题,解决大功率火力发电机的缺口,就必须集中力量……”

谢威眉头一挑,平静地看着李瑞。

老家伙不是要坑自己么?

相互伤害呗,谁怕谁啊。

之前谢威一直都不好意思去挖清北等众多学校的教授们,这次机会来了,他提出的十多人,全部都是未来的院士。

慢慢挖下去,到时候全国院士最多的学校,非哈工大莫属。

“调吴仲华同志去哈工大担任涡扇-10总设计师?谁的主意?”

龙耀华皱起眉头看向谢威。

“我的。”

“理由?”

龙耀华没有绕圈子,在部队方面看来,吴仲华并不是最合适的涡扇-10总设计师人选。

“75年‘百家争鸣’座谈会上,吴老提出‘重视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他认为科学院应搞基础性工作,搞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不同于国防和工业部门重点搞型号’。随后筹建旋转叶栅试验台……如果只是搞涡扇-10这款大推力军用发动机,目前斯贝中方技术负责人吴大观吴老是最合适的人选……”

谢威阐述着自己的理由。

“还有,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的吴氏理论跟吴氏方程组,是研制过程中的核心理论基础……78年10月,吴老在201所主持全国性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学习班……与其让大家慢慢学习、研究,不如把理论创始人弄到团队中,可以减少很多理论研究的时间。”

“而我们核心机,是希望运用三元流动理论计算叶片气流进出量来设计……”

目前的计算机速度,已经可以完成三元流动理论所需的庞大计算量了。

要不然,谢威不会想着让吴仲华担任总师,而不是经验更丰富的吴大观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此刻。

龙耀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瑞经常说谢威是远比他还无赖的家伙。

更是理解了什么叫无赖不可怕,就怕无赖有文化。

换成李瑞,绝对是胡搅蛮缠。

看看谢威这一本正经的表情,张口就是拗口的专业名词,让龙耀华都觉得头大,可没法反驳不是?

“部队倾向由吴大观担任总师。”

龙耀华是没法从专业角度去反驳谢威的提议的。

部队提出这项目,肯定有人选的。

“吴老现在不是任斯贝发动机总装、持久试车、部件强度考核和整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考核试验的中方技术负责人?”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啊!

其实,从一开始,谢威真没敢想着打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主意,斯贝发动机是给歼轰-7使用的发动机,甚至在歼-13、轰-6、两百吨级的运-9等飞机配套。

这年头国内发动机研制项目多、型号也多,谢威之前根本就没认真想过里面的问题。

“关于斯贝发动机的引进之争,你知道吗?”

龙耀华突然的问题,让谢威猝不及防。

斯贝引进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他茫然地摇头,现在才发现这个时代,国内发动机研制项目跟战机研制项目的混乱。

“从一开始,606所跟410厂的技术人员一直都是引进斯贝发动机的坚定支持者,甚至为了引进不停地奔走,到处说服上级领导支持……在三机部跟部队高层同意引进后,他们却又开始坚决反对引进……”

“……”

这样的隐秘内情,谢威以前想都不曾想过。

龙耀华见他陷入沉思,也没有急着继续说话。

“技术研发人员为什么前后态度反差这么大?难不成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很快,谢威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斯贝发动机引进没少花钱,可最后的国产化非常坎坷,甚至飞豹因为没有发动机可用,一直严重迟缓了歼轰-7的进度,无奈之下,空军只能通过采购二手贝斯发动机来作为早期歼轰-7的动力。

难道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开始英国人宣传的推重比是6,在实质谈判阶段我们的技术人员接触到斯贝发动机的真实数据后才发现上当了……斯贝的实际推重比只有5.05,这还是英国人的计算方式。按照国内要把油泵等配套部件加进去,实际上的推重比只有4.75。以这样的动力系统设计的战机,性能还不如歼-6……”

龙耀华长出了一口气,把心中的压抑吐出来。

“还有,斯贝发动机的引进并不是全套技术,罗罗公司自己都没有全套技术,而是十项关键技术……”

“那……”

谢威很想问,既然都知道上当了,为什么三机部跟部队高层还要引进。

“你是想说明知道上当了,还要引进对吧?”

龙耀华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谢威无语。

好歹是个大佬啊,不顾形象地抢答了?

他还是配合地点了点头。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吧。在引进谈判的初期,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马发动机总师胡克先生率团来国内考察,当时我们技术人员向胡克先生请教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涡喷-7发动机根不经常出现裂纹;另外一个就是发动机燃烧室机匣钣金件在使用时经常出现裂纹……胡克先生随口几句话,才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认识到应力的问题……”

龙耀华再次叹了口气,“涡喷-7甲燃烧室裂纹问题,我们技术团队很早就注意到,不是不想改,而是无从下手,因为这问题在苏联人手中同样存在……所以,涡喷-7甲的翻修时间从涡喷-7的100小时降低到了50小时……而经过胡克先生给出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燃烧室裂纹问题,技术人员根据问题原因解决了其他相关问题,使得目前涡喷-7甲的使用寿命将近200小时……”

谢威算是明白了龙耀华给自己说这些的原因。

“所以,三机部坚决引进,是为了生产工艺跟技术?”

“不只是如此。高层更多的考虑是破冰,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斯贝这么先进的技术都能卖,也正是因为引进斯贝,所以跟西方的技术合作多了起来……”

这点,是谢威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另外,你提出的派出团队到国外学习复杂工程系统管理方法……斯贝发动机引进过程中,我们派出了182名实习人员,罗罗公司派遣了132名技术人员到国内进行技术指导……”

“所以,吴老相对来说更适合担任涡扇-10总工一职?”

龙耀华听到这话,微笑着点头。

不等笑容完全绽放,谢威接下来的一句话瞬间就让龙耀华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可是我还是坚持由吴老担任核心机总师!”

听到这话,龙耀华差点被气得破口大骂。

感情自己说了这么多,谢威根本就没听进去?

“你们不是准备借着这些项目探索复杂工程系统的管理方法?有经验的人来负责,比没有经验的更强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