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 一个身穿宝蓝色云纹直缀的少年已然大步走到了她们面前。
程寻见这少年神气高朗,仪表堂堂, 眉眼有些眼熟。琳琅那声“四哥”喊出口, 她立时就确定了此人的身份:张家小公子张煜。
对这个人,她并不陌生。她幼年时跟随父母到张家做客, 跟他打过交道。此时重逢, 她点一点头, 算作打招呼。
张煜微微一愣,有短暂的失神。打量了她片刻后,他下巴轻抬, 语气不善:“你们家开科取士是看君子六艺?”
十六七岁的少年,衣饰华贵, 容貌俊彦, 可惜说话的语气和居高临下的神情让人难生好感。
“四哥!”琳琅斜了他一眼, 嗔道,“说什么呢?这是程家的表妹,呦呦。”她又冲程寻一笑:“呦呦,这是我四哥,单名一个煜字, 先时在国子监读书。我四哥这个人啊,就爱说笑。”
回答她的是张煜的一声低哼。
程寻思忖着这一声轻哼包含着多种情绪,可不管是哪一种, 都教人高兴不起来。她不紧不慢道:“开科取士是朝廷的事情, 我们家并不敢僭越。”她又转向琳琅, 轻声道:“士子要通五经贯六艺,我曾祖父也说,‘崇德尚能,求真务实’,所以除了四书五经、时政诗词外,书院还教礼、乐、射、御、书、数。”
琳琅点头,笑道:“崇德尚能?说的好,是得让他们有能力。这世上能考上官儿的读书人没几个,可不能一个两个都变成呆子了。”
程寻只是一笑。
张煜皱眉,一脸的不赞同:“又胡说了,读书人读圣人之言,行君子之事,怎会变成呆子?”
程寻心说,读圣人之言,行君子之事,可不就是通五经贯六艺么?抬眸看了看天空,瓦蓝一片,万里无云。她轻轻扯了扯琳琅:“咱们出来有一会儿了,要不要先回去?”
小心翼翼看了张煜一眼,琳琅脸上闪过犹豫,很快又换成了笑容:“呦呦,你别急啊,园子还没逛完呢。不如咱们几个就在这儿清清静静地赏花。反正四哥也不是外人,说起来,你还要唤他一声表哥呢,是吧?”
程寻眼眸半垂,没有说话。她小时候倒也听从过母亲的吩咐,唤张煜表哥,不过对方并不领情,还出言讥讽。她自然知道缘由,在张家,她和母亲雷氏的身份都有点尴尬。这也是她不乐意到张家来的一大原因。
琳琅暗暗拉了拉她,动作极轻:“呦呦?”
“嗯。”程寻定一定神,“四表哥”在舌尖打转,还未出声,那张煜已开口道:“你们慢慢逛,我去前院招呼客人。”
他目光在程寻脸上停留了一瞬,很快又移开,冲琳琅点头致意后,转身离去。
“四哥,你……”琳琅待要挽留,他已经走远了。轻轻叹一口气,她收回视线,向程寻解释:“呦呦不要误会。我四哥这个人有点怪,不过他人特别好……”
程寻也有哥哥,能理解琳琅在外人面前对自己兄长的维护,是以她点一点头并不反驳。
琳琅觑着她的神色,见她神态如常,不像羞怒的模样,略略松一口气。又同她闲聊几句,才领着她重回了厅堂。
程寻轻声道谢后,回到母亲身边,伴其左右。期间也曾遇上不相熟的长辈,因为母亲提点过,她应对得体,毫无差错。
雷氏暗暗点头,对女儿的表现颇为满意。
程寻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落落大方,从容自若,心里却盼着早些结束,早点回家去。终于熬到寿宴散了,她同母亲二嫂出了北乡侯府,坐上了自家马车。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程寻倚靠着马车壁,眨了眨眼:“二哥呢?他知道咱们要走了么?”
一想到要回家,她的心情就变好了许多。
二嫂卢氏道:“他知道,已经叫小厮去通知他了。”
程寻点一点头:“哦。”
“再等一会儿。”雷氏柔柔一笑,“呦呦这么急着回家?”
程寻转一转眼珠:“是呢,我还不知道今日夫子都教了什么,怪着急的。”
她不大喜欢待在张家,可这话不好对母亲讲。雷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北乡伯府长大,对张家的感情挺复杂。
雷氏微怔,继而轻笑着摇头:“就你好学,出门做客还惦记着功课。”她收敛了笑意,状似无意问道:“呦呦今日有没有……”
话未说完,忽然听到马车外车夫惊喜的声音:“三少爷?!”
三少爷?
马车中的几人俱是一惊,雷氏下意识看向程寻:“呦呦?”她没听错吧?
程寻倾身上前掀开了车帘,果然看见马车外那张熟悉的脸。她回头对母亲道:“娘,是三哥。”说着将身子侧开,让那个神明爽俊的少年直接出现在母亲的视线中。
雷氏看清了马车外的人:“瑞儿?”
这少年正是程瑞。他冲车内人施了一礼:“嬢嬢,二嫂。”
“嬢嬢”这个称呼教雷氏眼眶发酸,她身形微动,想要下车。
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现在却只能含糊地唤她一声“嬢嬢”。
当初程瑞被过继出去,由长房的第三子变成了二房的长子。她告诉自己,这不是坏事。二房的程浩在京城做官,年纪轻轻已官居三品,其妻赵氏亦是出身大家。做他们的独子绝对不会比在自家差。程浩夫妇也向她保证,肯定会善待程瑞。这些年,程瑞在二房,确实不错,可自己的骨肉成了旁人的孩子,仍是她心中一大痛事。
程瑞面带微笑:“这里不是厮见的地方,嬢嬢不用特意下来了。”
“你怎么在这儿?”雷氏心知他说的在理,她整了整心情,轻声询问,“今日不用上学吗?”
程瑞一笑:“我就是从国子监过来的,听说北乡伯府今日有寿宴,想着嬢嬢可能会过来,就来碰碰运气。运气不错,竟然还真给碰上了。”
雷氏听闻他是特意过来,心中热流涌动:“你这段时日可还好?功课不重吧?吃的、玩的可都还好……”
她一时问了好几个问题,程瑞一一答了。
程寻保持着掀车帘的姿势,看母子二人一个在车外,一个在车内交谈。
片刻间,话题竟引到了她的身上。
“嬢嬢,其实我这回是来找呦呦的。”程瑞一本正经,暗暗冲程寻使个眼色。
程寻会意,应声道:“找我么?找我做什么?”
“对。”程瑞点头,“你上回在信里提的事情,我找到了解决的法子。”他说着又看向雷氏,甚是诚恳,“嬢嬢,我想带呦呦去办点事情,行么?”
“什么?”雷氏一怔。
“可能会耽搁很久,嬢嬢和二嫂可以先回去,不用等了。等事情办完,我送呦呦回去就是。”
“你?你送她?”雷氏神情微变。
“是啊,我肯定要亲自把她送回书院的。”程瑞认真保证,“不能让她自己回去啊,反正我明日休沐。”
雷氏心念微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可如果瑞儿送了呦呦回书院就不一样了。而且,她只有这一双儿女,对他们,尤其是程瑞的请求,她更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她只点了点头:“那你们去吧,早点回来。”
程瑞和程寻冲母亲齐齐施了一礼。这对龙凤胎虽不在一处长大,可是默契十足。雷氏看着看着眼眶微热,差点掉下泪来。她挥一挥手:“去吧,小心一些,注意安全。”
兄妹两人应了一声,一起离去。
程瑞是坐马车过来的,他将程寻拉上车后,先吩咐书童:“生宣,你回去禀告太太,说我今日有事,不回去了。”
他在国子监读书,有时也曾宿在同窗好友家里,教生宣回去报讯儿的。生宣这种经验极为丰富,当下爽快应了,小跑着离去。
程瑞这才又吩咐车夫:“去馥香斋。”
马车行得又快又稳,半倚着马车的程瑞忽的抽出一柄折扇来,唰的一声打开,轻摇折扇,姿态风流:“怎样?”
程寻没忍住笑出了声:“你从哪儿得来的?我看这扇面上的字倒不错。”
“嘁”了一声,程瑞不满:“问你人呢,没问你字。”
“好看。”程寻点头,随口敷衍,“跟我长得像,自然好看。”
其实他们两个并不十分相似。她容貌像母亲,而三哥程瑞更像父亲多一些。
“你——”程瑞合上折扇,在小妹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谁跟你像了?你个黑不溜秋的小黑鬼。”
程寻反驳:“才不是,我现在又没涂黑粉。”她伸出手,撸了袖子,露出一截白皙莹润的皓腕,直接递到程瑞眼前:“说,哪里黑了?”
程瑞用扇子将她的手臂推开,换了神色,认真道:“就是要跟你说这件事呢,我记得你在信上说,上回给你的黑粉掉色?那可是馥香斋新出的。”
提起此事,程寻深吸一口气,将她擦脸擦出黑渍的事情说了,只略去了跟苏凌相关的部分。
程瑞沉吟片刻:“这倒是奇了。馥香斋的掌柜明明说只有特制的水才能擦掉。怎么会遇水掉色?”
程寻也想不明白,就没有接话。
马车终于停下,这是程寻第一次来馥香斋。
程瑞颇为大方:“这里面胭脂水粉,首饰钗环,你看上什么,只管说。哥哥给你买。”
程寻笑了一笑,她只拿了自己用惯的黑粉。
反倒是程瑞给她挑了几样,末了又吩咐店伴:“一式两份装好。”
程寻轻声道:“我用不着,你银子省着点花。”
“没事没事,这点钱我还是有的。”程瑞摆手,“我什么都不多,就月银多。给你一份,给端娘一份,那丫头整日说我偏心。”
程寻点一点头,没再拒绝。
兄妹俩又在外逗留了好一会儿。他们虽然数月不曾见面,但是感情深厚,关系和睦,只恨时光太短。
程瑞看着时候不早了,才教车夫驾车,出城回书院。
崇德书院距京城有三十里,这路程不远也不近。尽管夏日白天长,可马车到书院外时,天也快黑了。
书院门口格外安静。
他们在下马石边下车,兄妹两人步行走石阶进书院。
刚行得几步,忽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程寻顿觉诧异,这时候了,还有人来书院?她回头去看,暮色里,两人正一前一后行来,竟是苏凌和沈夫子。
虽然夜幕低垂,可程寻一眼就看清了那个少年的面容。
两人目光相对,程寻一惊,她现下可是女装!苏凌会不会认出她来?
来不及多想,她直接伸手拉了一下程瑞,将脑袋藏进了他肩颈处。
——一目十行根本不是这意思好么?
不过程寻此人还算豁达,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系统的奖励,有了最好,没有也过。难道单凭她自己的本事,就一定比别人学的差了?
她原本也不需要什么天降金手指。
于是,程寻将系统的事放在一边,认真听课。
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沉迷于学习的程寻,心情也很美好。然而她的好心情只持续到晚饭后。
吃罢饭,略坐一坐,程寻正打算去小憩一会儿,不想却被父亲叫到了书房,同去的还有二哥程启。
父亲程渊神情温和:“呦呦,你今年十三岁了。”
一听到这个开头,程寻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来。她点一点头:“是啊,爹。”
“三年前,你进书院时,咱们约法三章,你可还记得?”
程寻眼皮一跳:“记得呢。第一、不得暴露女子身份。第二不得与同窗走得太近。”她指了指自己的脸:“爹,你看我这张脸,可是一点姑娘样子都没有了。我长相随了爹爹,这下子可给爹爹脸上抹黑了……”
程渊最宠小女儿,听她信口胡诌,不觉莞尔:“又胡说了,你相貌随你娘,哪里像我了?”
“才没有胡说,我的鼻子、眼睛、眉毛,都跟爹一样一样的……”
一旁的程启见越扯越远,轻咳一声,把话题拉了回来:“呦呦,你怎么偏生漏了第三条?我且问你,第三条是什么?”
“第三、在书院读书只是权宜之计,过几年,大些了,不可再滞留书院。”程寻脱口而出,她转了转眼珠,“可我不是还小吗?我才十三。”
十三在现代,还是上初中的萝莉,可在大周,十三岁的她已经有随时辍学的可能了。
程启皱眉:“十三岁不小了,再过两年就及笄了。你在学堂读书,终是不大妥当。”
“怎么不妥当了?”程寻下意识反驳。
“学堂里都是男子,你一个姑娘家,你说哪里不妥当?”程启想起今日纪方搭在小妹肩头的胳膊,再想到她和纪方一起被罚站,他就胸口发闷。
“二哥,我有注意分寸。我在书院了三年,一直独来独往,远离同窗,你是知道的。”程寻毫不退让。她又挽了父亲的胳膊,软语撒娇,“爹,你跟二哥说,说我喜欢读书。”
“你喜欢读书,我不拦你。我可以每日抽出时间教你。”程启耐着性子,“学堂就可以不去了。”
程寻扁了扁嘴:“二哥能教我诗词经义,也能教我律法时政,能教我骑射,能教我算学吗?”
程启一呆,面显尴尬。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所学颇杂,对算学自然也不陌生。然而论算学天赋,他自认不如小妹。时至今日,他还记得年仅十岁的小妹不用算筹,却早他一步报出一个复杂的算式答案来。
先前他也曾试过给呦呦延请夫子,让她在家中读书学习。可是博学多才、样样精通的夫子并不多。而且这样的夫子也都不愿意去教导一个小姑娘。
只想上学,无意让二哥难堪,程寻话一出口,就有些悔意,打算绕过这个话题,她拉着父亲的胳膊轻轻晃了晃:“爹,我知道你跟二哥是担心我。可是你们看,我在咱们家书院,又有爹娘哥嫂护着,能出什么事啊?过两年,再过两年,等我学完了,不等你们开口,我自己就回来陪爹娘。到时候,你们赶都赶不走。”
程渊轻笑:“学完?学无止境,再过两年,你就想学完?”
“爹——”程寻赧然,她涂黑了面颊,看不出脸红,但小女儿情态十足。
“罢了罢了,你一心向学,爹也不拦你。”程渊捻须一笑,语带遗憾,“可惜你生成了女儿身……”
听闻父亲同意自己继续留在书院,程寻大喜:“女孩儿才好呢,能陪爹爹。我就知道爹爹最疼我了。”
程渊哈哈一笑。
“……”程启看看父亲小妹,嘴唇翕动,却也不好再说什么。沉默了一瞬,他冲程渊行了一礼:“父亲,孩儿先告退了。”
程渊颔首,以示知晓。
这次虽有惊无险,可程寻也不敢完全放下心来,二哥离开后,她缠着父亲,请教了好几个问题,暗暗表明自己热爱学习,愿意一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程渊岂会看不出她的意图?不过是想着在崇德书院,自己眼皮子底下,不会有事。即使真有不妥,她也能及时脱身,才愿意纵着她一些罢了。
他检查女儿功课,发现女儿确实认真学习,没有荒废时光,勉励了她几句,要她去休息。
程寻施了一礼,笑容灿烂:“爹爹,那我回去啦。”她退出书房,并未直接回自己房间,而是向西行了数步,拐进了二哥的小院子。
暮色四合,程启院中的一大丛文竹在清风中摆动,竹影婆娑。程寻扬声唤道:“嫂嫂,二哥在家吗?”
竹帘被掀开,二嫂卢氏探出半张脸来。她笑笑:“在呢,快进来吧。”说着,她又扭头朝里招呼:“相公,呦呦来了。”
程寻随卢氏进了房内。程启夫妇的房间不知是谁设计的,是个套间。掀帘进去,能看见摆放整齐的书桌长椅以及满是书籍的书架。书架后的角落里,有一道暗门。暗门后面,则是夫妇俩安寝的所在。
她一走进去,程启就站了起来:“你有什么事?”
眨眨眼,程寻环顾四周,轻笑:“也没事,就是找二哥说说话。”
二嫂卢氏招呼她落座,又笑着去倒了茶:“你们先坐着,我想起来,我有个荷包还差几针没绣完,我先去忙。”她说完,推开暗门,进了内室。
目送二嫂离开后,程寻的目光掠过书桌上的算筹,落在一幅字上,赞道:“这是二哥新写的吗?写的真好……”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