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复山河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嗯!”

“朕会下旨,让东厂和锦衣卫一起参与行动。”

永宁帝略显迟疑的说道。

这种分赃活动,他还是第一次参与,着实有些不适应。

在以往接受的教育中,清算晋商带来的收益,应该全部收归国有。

勋贵系明显是不准备这么干。

虽然没把钱揣进自己腰包,但也不准备进户部的账,或者说只有少部分罚没入账。

更多的收益,都会砸到了军费开销上。

锦衣卫和东厂参与,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

当然,事后肯定会给他这个皇帝留一份,具体有多少暂且未知。

哪怕内心深处,非常鄙视这种分赃法。

面对不断缩水的内库,永宁帝选择了答应。

就算是拒绝提议,针对晋商的行动,还是会展开。

甭管他们是主谋,还是稀里糊涂的卷入,刺杀当朝阁老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

京师,范府。

“京师戒严放开,赶紧收拾东西,我们立即离开。”

红袍老者急忙下令道。

为了追查凶手,京中各个衙门都在抓人。

稍微有点牵连的,都进入了狱中。

没有查到范家,除了根基扎实外,还有就是他足够谨慎。

觉察到不对劲,拒绝了北虏的要求。

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一路追查下去,早晚会把他们牵连进去。

涉及到阁老遇刺案,商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哪怕他花费重金,给自己捐了光禄大夫的头衔,可以穿上红袍官服,政治地位依旧没有本质改变。

平常时期吓唬一下下面的牛蛇鬼神还行,一旦朝廷要查办他,这个身份没有任何作用。

刑不上大夫的政治优待,同他们这些捐官没有任何关系。

“老爷,大少爷走了保龄侯的路子,不是说没事了么?”

管家一脸疑惑的问道。

晋商的关系网,可不仅仅局限在文官身上。

宗室、外戚、勋贵、宦官,都是他们的打点对象,建立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

单独到某个晋商家族,人脉关系就大幅度缩水,通常是攀附朝中一两家权贵,结交了一帮中下层官员。

“小心无大错!

被捕的一众官员,大都和我们晋商有联系,谁能保证成国公和镇远侯不会多想。

他们这种大人物,只要动一下念头,我们这些人就得人头落地。

告诉下面的人,这次情况特殊。

撤出京师的同时,把我们的所有收尾,全部收拾干净。

派人通知在朝为官的族中子弟,让他们自己小心。

涉及到刺杀案,甭管是牵扯到谁,都不许他们出手。

一切以保全自身为上!”

老者神色凝重的说道。

他们这些人可以离开,在京中任职的族人却走不了。

不光走不了,甚至连想离开的意思,都不能流露出来。

在这种敏感时刻,稍微有所异动,都有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都不用人家栽赃陷害,哪怕没有刺杀案,范家的生意也经不起查。

文官集团被吓的瑟瑟发抖,根本不敢给他们出头,外戚同样靠不住。

一旦朝廷对他们展开清算,以往合作的那些权贵,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为了自家的声誉,权贵们也会杀人灭口。

总不能奢望人家为了几两碎银,就冒着抄家灭门的风险,跑去和暴怒中的勋贵系对着干。

“遵命!”

……

类似的一幕,不断在京中上演。

稍微有点危机意识的晋商,纷纷选择了跑路。

至于京中的生意,先逃过这一劫再说。

内心深处,他们问候了北虏祖宗十八代。

实在是太坑人了!

策划这么大的行动,居然连盟友都不招呼一声。

天下商帮那么多,坑谁不行啊,怎么尽逮着自己**祸!

若是知道北虏想刺杀当朝阁老,他们就算不第一时间告发,也要第一时间做出切割。

相较于从京中撤离,消息传递的速度更快。

张家口,孔家大院。

“京中传来消息,鞑靼人借助我们的商队把刺客送入城中,对首辅和次辅实施了刺杀。

勋贵系群情涌动,正在全力追查凶手。

这么大的动静,很难掩盖所有线索,朝廷早晚都能查到我们头上。

现在召集大家过来,就是为我孔家谋取后路。”

孔辰宇的话刚说完,大厅内就沸腾起来。

一众孔家族人,纷纷痛骂鞑靼人无耻。

着实是太坑人了,鞑靼人的操作,直接把他们逼到了绝路上。

本来他们干的就是杀头买卖,又牵扯到阁老刺杀案中,朝廷追查下来,这是包灭门的结局。

哪怕砸钱贿赂皇帝,都保不住他们的命。

“够了!”

“事情既然发生了,那就别抱怨。

从和北虏做买卖开始,我们就应该想到有这一天。

侥幸渡过了几十年太平日子,已经是祖宗庇佑的结果!”

孔辰宇当即训斥道。

一切都是贪婪惹的祸。

孔家原本是山西的中等士绅,因为眼馋走私贸易的暴利,就想着出手捞一票。

怎奈利益动人心,赚惯了快钱,就再也收不了手。

靠着走私贸易赚取的暴利,孔家的势力迅速膨胀,成为山西有数的大家族,同样也把孔家拉入到了深渊。

“大哥,没必要这么担心。

从事走私贸易的商人那么多,同北虏勾结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浙商、徽商、鲁商、豫商,大虞最知名的一众商帮,或多或少都参与到了走私贸易中。

北虏刺客潜入京师,总不会是我们一家送进去的吧!

牵扯到的人这么多,大家一起发动在朝中的人脉关系,把事情压下来即可。”

孔辰四一脸淡定的说道。

刺杀阁老是第一次,但类似事件的公关,他们却是有经验的。

当初朝廷稽查走私的时候,他们也牵连其中,最后不仅全身而退,还是借助朝廷的力量完成反杀。

再往前追溯,辽东兵败他们也深陷其中。

后续牵扯太大,朝廷没敢深入追查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老四,过去的经验,放在现在是不适用的。

不同于以往的敌人,勋贵系手中是有刀的。

恰好我们现在已经很肥了,到了该宰杀的时候。

哪怕没有刺杀案,他们也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对我们的清算。”

孔辰宇摇了摇头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勋贵们既然敢在江南,向士绅们亮刀子,就敢对他们动屠刀。

论起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他们差江南士绅甚远。

至于同样参与走私贸易的其他商帮,那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并且大部分买卖还是经他们手中转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们向草原上走私物资,能够赚取巨额利润,人家同样有自己的财路。

靠着垄断粮食、盐、茶、丝绸、陶瓷等物资的贸易,同样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朝廷开放禁海之后,一众南方商帮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节节攀升的关税,就是财源滚滚的写照。

人家的经营重心,早就不在草原上。

“大哥,事到如今,我们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朝廷既然不给我们活路,那就索性反了他们,引北虏大军入关!”

孔晨熙神色凝重的说道。

自古以来,引异族入关者,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有的选,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干。

毕竟,他们能够和北虏平等合作,那是自身存在无法取代的价值。

一旦北虏入了关,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手中的筹码,不说完全丧失,反正也会丢的七七八八。

朝廷盯上了他们手中的巨额财富,谁也无法保证北虏不眼馋。

人家是以抢劫为生的政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难啊!”

“引北虏入关容易,可是打开防线之后,谁能保证北虏能够夺取天下。

万一朝廷获胜,把他们赶出了关外,我等跟着迁徙到了草原上,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

孔辰宇叹息一声说道。

眼下的大虞朝,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距离亡国还差的远。

引北虏入关,倘若夺取了天下,自会有大儒为他们辩经。

一旦操作失误,北虏被赶了出去,他们不光身败名裂,连小命都难保。

至于族中的财富,他反倒是不在意。

人活着,财富才是自己的。

若是人死了,再多的财富,也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大哥,我们没得选择。

或许眼前这一幕,正是北虏想要看到的。

勋贵系掌权之后,朝廷军费开支暴增,对他们也造成了不小的军事压力。

为了剪除隐患,他们才选择了代价最小的刺杀,可惜功败垂成。

到了这一步,北虏也只有再次发起南侵,打断勋贵系的整军行动。

前线日子,草原上传来消息,鞑靼人准备集结兵马进攻漠北。

现在看来这就是虚晃一枪,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大虞,正等着我们这些内应送上门去!”

孔晨熙苦涩的回答道。

不同于文官主政时期的糊弄,勋贵系掌权后,那是真舍得投入军费。

一面修复长城防线,一面扩军备战。

没有内应配合,此时北虏想要撕破长城防线,势必要付出惨痛代价。

“不用怀疑,这就是他们的阴谋。

派人通知北虏,我们愿意联络各家配合他们夺取长城防线!”

孔辰宇语气低沉的说道。

被逼到了墙角下,不想被抄家灭门,只能按照北虏的剧本走。

“大哥,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得送北虏一份大礼。

趁着我们的人脉关系尚未被清算,动用所有的政治资源,不惜一切代价鼓动陛下率兵亲征!”

孔晨熙随即补充道。

北虏的战斗力固然强悍,可勋贵系的部队同样能打。

没有外力介入,双方在战场上对决,北虏就算能获胜,也会损失惨重。

到时候各路勤王大军抵达,免不了再次被赶出关外。

“嗯!”

……

草原联军大营。

“大单于,晋商传来消息,刺杀行动失败。

他们愿意里应外合,配合我们夺取关口!”

额尔德心情忐忑的汇报道。

刺杀案是他一手策划,从筹划到实施,前前后后花费了小一年时间。

遗憾是多次优化后的刺杀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别说是击杀目标,连伤都没有伤到。

“知道了。

启用备用方案,兵伐大虞。

告诉那帮晋商,本单于从不亏待功臣。

若是能帮我们拿下中原,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呼格吉勒当即画饼道。

深入敌国京师玩刺杀,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动,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刺杀这么容易,不用等他们出手,景李两人早就死了十次。

勋贵系的崛起,可是挡了不少人的路,无数人对他们恨之入骨。

不是所有人都能权衡利弊,暗地里对他们出手的人,数量绝对不会少。

两人能够逍遥到现在,足以证明他们身边的安保能力不弱。

看似作为备用的方案,其实才是呼格吉勒的真实计划。

……

伴随着轰鸣的炮火声,宣告着北疆战火再次燃起。

升腾的狼烟,一道接着一道,在最短时间内,把消息传递到了大虞京师。

文渊阁。

“景兄,一切如你所料,北虏还是动手了。”

李原一脸严肃的说道。

从锁定刺客的身份是北虏之后,他们就知道距离新一轮的战争不远了。

“这一仗,怕是不好打啊!”

景国良神色凝重的说道。

预料到大战爆发,不等于就能赢得胜利。

从刺杀案爆发到狼烟燃起,期间间隔时间不到十天,根本没给他们留调兵遣将的时间。

最棘手的是内部隐患,尚未来得及排除。

针对晋商的政治清算,才刚刚开始,连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没排查完。

勾结晋商不会写在脸上。

经常帮晋商说好话的官员,那些都只是明面上的小卒子。

晋商在朝堂上的真正保护伞,从来都是暗地里提供庇护。

现在只拿下了明面上的人,暗地里的依旧在追查中。

“首辅大人,现在外敌来袭,朝堂必须保持稳定。

为了大局着想,还请暂停对案件的调查,一切等击败北虏之后再说!”

高景风开口劝说道。

不是他想和勋贵系对着干,着实是北虏的威胁太大。

继续清算下去,万一逼反了晋商集团,搞不好边关局势会再次糜烂。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