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蓬勃发展的都护府

听书 - 复山河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昆明府。

“钦差大人,时间间隔太久,证据都被毁灭了。

就连棺材里躺着的尸体,是不是刘巡抚本人,也是一个未知数。

案子,着实查不下去啊!”

中年官员忍不住叫苦道。

距离云南巡抚暴毙,时间都过去了半年。

不光找不到死亡现场,连巡抚身边的师爷、仆役、丫鬟、家丁,也是一个都找不到。

仿佛一夜之间,巡抚身边人,全部都从人间蒸发了。

天下这么大,想要把这些人从茫茫人海中找出来,不比大海捞针容易。

“查不查来,也必须查。

本官这次下来,就是追查此案的。

如果没有一个结果,怎么回去交差!”

曹星文果断拒绝道。

倘若可以和稀泥,何必让他这位刑部侍郎,亲自担任钦差下来调查。

清流党需要借题发挥,皇帝想要趁机敲打一下勋贵系。

作为执行者,曹星文必须做出成绩来。

“钦差大人,查案需要证据。

现在什么都没有,就算想要追查,也不知从何处下手。

要不然我们换个调查方向,比如追查一下战争爆发原因。

暹罗王国和缅甸王国都送来了国书,他们两家都结束战争,不如先把此事落实了。

能够用外交手段稳定南疆,同样是大功一件。”

中年官员委婉的提议道。

如果把云南巡抚之死的罪名,扣在缅甸人身上,证据马上就会冒出一大堆。

只要不追究其细节,完全可以视为证据,带回京师交差。

怎奈钦差盯上了黔国公府,一下子让调查陷入僵局。

给缅甸人扣帽子、扔黑锅,他们没有能力到皇帝面前辩驳,但黔国公府可以。

哪怕全都是实打实的证据,只要有任何一点瑕疵,都定不了人家的罪。

勋贵系在朝堂上掌控了话语权,涉及到勋贵的案件必须注重细节,不能留下任何疏漏。

相较于查案,还是结束战争更容易。

无论是缅甸王国,还是暹罗王国都不想打下去,提出的停止条件仅限于恢复战争疆域。

“和宏啊,你也是老刑侦了。

破获的大案不计其数,立下了不少功劳。

知道自己为何一直推官位置上徘徊,迟迟升不上去么?”

曹星文平静的问道。

他本人不擅长破案,这次南下,本身就是苦差事。

想要做出成绩来,必须靠下面的人卖命。

以往他看都不看一眼的和宏,现在却成了心腹肱骨,必须施恩拉拢。

“下官愚昧,还请大人指点!”

和宏声音颤抖的说道。

在推官位置上一干二十年,期间无数同僚都升了上去,就剩下他原地踏步。

其中大部分的功绩,都不及他的零头。

原本以为是朝中没有后台,后面发现一些没后台的同僚,一样升了上去。

尽管仕途更艰难一些,可终归在进步,唯独他自己纹丝不动。

“非常简单,你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

作为钦差大臣,接收暹罗王国和缅甸王国的国书,没有任何问题。

可结束这场战争,那就牵扯的大了。

别看现在缅甸人和暹罗人,都十分的乖巧听话,没准战争刚结束他们就变了脸。

蛮夷之人,从来不讲信誉。

如果由本官宣布结束战争,后续战火重新燃起,那么本钦差也要跟着担责。

何况现在宣布结束战争,还要得罪汉水侯。

相较于颓势尽显的黔国公府,汉水侯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手中能够调动的资源比黔国公府多得多。

暹罗王国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安南都护府主动发起的战争。

可这又能怎么样?

难不成本钦差,为了暹罗人的公道,就要和汉水侯结仇,同朝中的首辅和次辅站在对立面?”

曹星文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在官场上混,要学会难得糊涂。

他这位钦差,奉命南下是查云南巡抚暴毙案的,不是替暹罗王国伸冤的。

案子往黔国公身上查没事,本身从一开始,大家都知道此案大概率是他们干的。

朝野上下都有思想准备,查出了证据,各方也能接受。

如果牵连到汉水侯身上,那就超越了职权范围。

无论皇帝,还是清流党人,都没把李牧当成目标。

擅自采取行动,那就要独自承担政治后果。

安南都护府擅自入侵暹罗王国,看似犯下了重罪,可问题是都护府打赢了。

大虞朝的领土,没有固定的边界,最少大虞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边界范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是出自儒家五经,涉及到道统核心学说,文官集团也必须认账。

中原王朝对外扩张实在是找不到借口时,就会把这句口号喊出来,充当法理基础。

牵强是牵强了一些,好歹也是一个借口。

脸皮只要足够厚,李牧完全可以说是追击安南余孽过程中,士兵们迷了路,误入暹罗王国。

后面的战争,完全是因为误会引发的。

宗主国揍藩国,揍了也就揍了。

在勋贵系掌控话语权的时代,大不了涉事将领罚俸几个月,给外界一个交代。

真正的罪名,还是李牧之前上奏的暹罗入侵内容不实,存在欺君嫌疑。

不过这个罪名,主要看皇帝是否采纳。

永宁帝认为是暹罗军队先发起进攻的,那么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结合当前的朝中局势,皇帝就算想敲打勋贵系,也不能拿李牧这种实力派开刀。

皇帝若是装糊涂,他这位越权挑起事端的钦差大臣,可就倒了血霉。

“大人,汉水侯碰不得,我们就查黔国公府。

这次缅甸战争,爆发的非常离奇,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在幕后策划。

正好上面的目标,也是黔国公府,这总不会惹麻烦吧!”

和宏想了想说道。

硬骨头啃不动,那就捏软柿子。

进入云南这些日子,他也查到了黔国公府的许多不法之事。

只不过这些破事,各地士绅们都在干,不能用来定罪。

“这正是人家黔国公府想要的。

同云南巡抚暴毙案相比,其他的罪名,完全不值得一提。

当代黔国公尚未掌权,他们完全可以推说是下面人干的,丢出几个替罪羊事情就结束了。

搞不好死去的云南巡抚,就是他们准备的替罪羊。

死人不会说话,什么屎盆子都可以往身上扣。

到时候是你替刘巡抚洗刷冤屈,还是我去替刘巡抚洗刷污名?”

曹星文没好气的说道。

钦差大臣不好当,现在的云南,到处都是坑。

随便迈错一步,都有可能令他万劫不复。

仅靠他们这么百八十人,要撼动一家在当地经营了几百年的国公府,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隔壁的锦衣卫就知道,人家一到地方就选择躺平。

每天不是勾栏听曲,就是出去赴各种宴会。

查案什么的,早就被丢到一边。

黔国公提供什么证据,他们就查出什么结果,主打的就是随波逐流。

如果不是受限于派系阵营,曹星文也想跟着摆烂。

本质上,朝廷派钦差过来调查,最主要目的就是试探国公府的忠心。

只要他们忠于朝廷,前面的事情,都可以揭过。

当然,云南巡抚不能白死,黔国公府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别的不说,年年亏损的那些矿山,怎么也该盈利了。

作为大虞最重要的货币供应地,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

这些操作,都是从黔国公府身上割肉。

除非找到能拿捏他们的证据,不然很难让他们做出让步。

……

黔国公府。

“曹星文那老贼,最近很是活跃,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要抓我们的把柄。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推官和宏,查案能力非比寻常。

传讯过去问话的,全是关键性人物。

虽然这些人不知内情,可让他这么追查下去,我们把人送去安南都护府的消息,早晚都会暴露出来。”

孟修远神色凝重的说道。

不怕钦差大臣搞事情,就怕钦差守规矩。

哪怕直接把矛头对准他们,也好过这种一板一眼的调查。

“暴露就暴露好了,钦差大臣的职权范围在云南,手伸不到安南都护府去。

汉水侯府那边,我们安排人打点过了。

就算曹星文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向安南都护府行文,汉水侯那边也不会配合。

仵作验尸结果,只会是正常暴毙死亡。

找不到当事人,钦差能够查出的,都是我们故意放出去的迷雾。

仅凭这些讯息,案子翻不过来。”

孟修仁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选择把人送到安南都护府,就是为了把汉水侯拉上船。

安南地区采矿业才刚起步,一些矿产物资,需要从云南采购。

云南深处内陆,同样有许多物资,需要从邻省采购。

在共同利益驱使下,两家具备了合作的基础。

利益给到了位,帮忙打一下掩护,完全不是问题。

钦差大臣再怎么位高权重,没有地方衙门的配合,那就什么也不是。

“三叔,要不然再尝试收买一下。

这世上确实有刚正不阿的清官,但曹星文明显不是。

暹罗王国的国书到了他手中,他选择了装糊涂,就足以说明此人也是欺软怕硬之辈。”

孟厉轩随即提议道。

暹罗王国的国书和缅甸王国的国书,能够到钦差大臣手中,自然是他们刻意放水的结果。

没有国公府的默许,不然两国的使团,可没法活着抵达昆明。

放出这么大的漏子,就是想带偏钦差的视线。

如果曹星文没忍住诱惑,贪图稳定南疆的大功,势必和汉水侯站在对立面。

多一家强力盟友下场,他们的处境,将大幅度改变。

“嗯!”

“国公言之有理,确实可以再尝试一下。

如果能把他们收买过来,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清流党人能给的,我们勋贵系,同样可以给他!”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