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复山河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战场上军队崩溃,往往就是一瞬间。

督战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瞬间引发了无数跟风者,眨眼的功夫就演变为大溃败。

重兵把守的城门,直接被守军拱手相让,无数虞军趁机杀入城中。

“你们可以动手了。”

“都给记住了,朝廷要收复安南,又不想留下隐患。

凡是可能威胁朝廷统治的人,都必须消失。

办好了此事,不光你们可以获得赦免,外面上好的良田也有你们的一份。”

见城池即将被拿下,张宁严肃叮嘱道。

在进入安南之前,对李牧谋划安南,他一直持反对意见。

可是亲眼目睹,九龙江沿岸的广袤良田后,他的立场一下子从反对变成了支持。

这么多肥沃土地,放在蛮夷手中,实在是太浪费了。

立场受影响的不光张宁一人,参加远征的部队,大都变成了战略支持者。

没别的原因,李牧事先做出了承诺,要把这些沃土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军中士卒多是农民出身,对土地的渴望,早就深入到了骨子里。

相比山地丘陵为主的两广,红河平原实在太肥沃了。

要获得这片土地,肯定要先干掉土地的原主人。

这些脏活儿,不适合官军亲自动手。

换成义军就没关系了,他们的马甲可是安南起义军,立志于推翻安南王的统治。

朝廷收到的消息,只会是安南王倒行逆施,官逼民反。

至于义军干了啥,那是安南国的内部矛盾,同虞军没有任何关系。

虞军南下是讨伐不臣,吊民伐罪。

“总兵大人,您大可放心,我们保证把事情办漂亮。

如果有漏网之鱼,我们负责善后!”

络腮胡子大汉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干脏活累活没事,朝廷让他们干活,那就意味着他们有价值。

乱世之中,有价值的人,才能活的滋润。

至于杀戮过重,这些是安南叛军干的,关他们这些大虞百姓什么事。

出来混的,谁不多准备几个马甲啊!

……

“城破了!”

噩耗传到丞相府,崔梓炎直接昏死过去。

兵败如山倒,成了升龙守军的真实写照。

大家都忙着逃命,根本无人阻止敌军进城。

崔梓炎的晕倒,更让城中群龙无首。

大难临头各自飞。

生死关头,人性最是经不起考验。

一个个嘴上喊着忠于大越皇朝,城破之际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除了极少数人选择殉国外,大部分权贵都带着细软,踏上了逃亡之路。

可惜一切都晚了,入城的义军,就是冲着他们去的。

哪怕抛开朝廷的许诺,光他们随身携带的财宝,也值得人家出手。

……

越军大营。

“石羽丰,干什么吃的?”

“亏他还是三朝老臣,我大越的宿将,居然连阻击敌军的任务都做不好。

朕被这老王八蛋给坑惨了!

……”

面对皇帝喋喋不休的怒骂,营帐中的众人,早已经习以为常。

从大军撤离开始,皇帝的脾气就突然变得暴躁起来。

随便遇到点儿事情,就对手下非打即骂。

搞得群臣提心吊胆,唯恐当了皇帝的出气筒。

刚刚收到噩耗,敌人咬住了后军,对越军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危险,再次点燃了胡新波的怒火。

“陛下,息怒!”

众人齐声开口道。

甭管能不能劝住皇帝,该有的流程,肯定不能少。

“哼!”

“都到了这种时候,你们还叫老子息怒,再息怒下去大越皇朝就没了!”

“难不成要等到敌军攻破了升龙城,你们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么?”

胡新波的发飙,让群臣很是尴尬。

后军被敌人咬住,他们一样犯愁。

可有些事情,不是着急就能够解决的。

带兵回去救援,那就相当于同敌人主力决战。

能够打赢也就罢了,万一不小心输了,大越皇朝就直接凉凉。

甭管未来能不能赶走虞军,江山都会易主。

不去救援的话,后军必定会损失惨重。

战争进行到现在,大越一直被人钝刀子割肉,再损兵折将后面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陛下,兵法有云,不可怒而兴师!”

“敌军固然可恶,但当务之急是班师回朝,先保住河内根基之地。

倘若停下来和虞军纠缠,那就正好中了敌人的诡计。

他们缠着我们不放,就是妄图拖延时间,为那些冒充叛军的虞军争取时间。”

陈初阳上前劝说道。

双方的战略谋划,都摆在了台面上。

明知道是敌人搞出来的陷阱,他们还是只能按照剧本走,主动往坑里跳。

谅山穷困,养不起十几万大军。

丢了河内地区,哪怕击败了后面的追兵,他们也会在这里被困死、饿死。

“传旨,让后军充当断后部队,务必把敌军挡住七天。”

看了一眼众人后,胡新波狠了狠心说道。

无法改变战略计划,那就只能尽可能降低损失。

后军被敌人咬住了,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很难摆脱敌人的追杀。

注定保不住,那就索性让这些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报!”

“陛下,后方传来……紧急……军情。”

“升……升龙……城……”

不等说完,传令兵就晕倒在地。

顾不上救人,胡新波一把夺过了军报,打开之后身体瞬间颤抖起来。

“不可能!”

“这不可能!”

升龙城是大越皇朝的首都,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正常情况下就算守上一两年都不是问题。

急着带大军回去,不是担心敌军攻破升龙城,而是怕叛军在河内大肆破坏。

见皇帝失态,群臣也变得惶恐起来。

一股不详的预感,在众人心中生起。

“大家不要多想,升龙城没事,朕刚才失态主要是丞相故去了。”

“崔丞相是三朝老臣,此时突然离世,朕痛失一壁柱!”

略微恢复一丝理性后,胡新波急忙解释道。

可惜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越是进行掩饰,大家越发确定升龙城出了事。

如果仅仅只是丞相死了,皇帝就算再怎么伤心,也不会流露出惶恐的神色。

按照正常节奏,丞相死了当务之急是选出一名官员,继续主持国内的大局。

“陛下,节哀!”

群臣齐声高呼道。

看破不说破,这是为官之道。

以他们的权势,无论皇帝怎么封锁消息,要不了几天他们都会搞清楚来龙去脉。

这些事情,胡新波自然也是清楚的。

此时封锁消息,主要是为了稳定军心,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丢了升龙城,河内地区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丧失了根基之地,这十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就是天大的问题。

以往的时候,遇到中原王朝进攻,他们都往南边撤退。

现在的情况特殊,大越皇朝早就被人拦腰砍断,遍地都是叛军和海盗。

被这些家伙祸害了一遍,纵使他带着部队过去,恐怕也只能吃土。

叛军、海盗或许打不赢正规军,但对民间造成的破坏,却是正规军的无数倍。

尤其是那些新附疆域,里面还充斥着大量的前朝余孽,估摸着此刻已然脱离了大越的统治。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大家下去休息吧!”

胡新波强忍着怒气下令道。

接下来讨论的事情,涉及到的敏感内容太多,只适合亲信参与。

为了后方稳定,这次出征他把朝中不信服他的势力首脑,一并给带了出来。

本想用战功立威,震慑住这些家伙。

万万没有想到,局势朝着反方向发展。

战场上的失利,让他这个皇帝在群臣心目中的地位大减。

尤其是那帮不服他的家伙,私底下更是没少阴阳他。

鉴于现在的糟糕局势,胡新波非常担心这些家伙,在关键时刻把他给卖了。

大越皇朝一直都是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阶级固化的比大虞都严重。

当地资源丰富,加上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才掩盖住了内部矛盾。

按照正常节奏,对外战争惨败之后,内部矛盾就会激化。

国内层出不穷的叛军,就是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

如果没有本地人加入,光靠那帮外来户战俘,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造反的火星撒向全国。

光底层民众造反,就把大越皇朝搅得天翻地覆。

万一反对他的世家大族,再跟着来一下,局势就彻底无力回天。

事实上,胡新波一直搞不明白,虞军为何只是在军事上猛攻,没有搞政治劝降。

对世家大族来说,只要虞朝人肯罢手,无论是割地赔款,还是换掉他这个皇帝都可以商量。

敌人没有出价,才让这些人和他站在一起。

一旦敌人改变策略,他的统治随时都可能崩溃。

朝贡体系下,大虞皇帝一道圣旨,罢免一名藩属国国王,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心中有了危机意识,胡新波最近这些天。一直生活在惶恐中。

为了稳固地位,他不得不时刻保持强势。

外人眼中,他遇到事情容易发怒,实际上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

……

“砰、砰、砰……”

密集的火铳声,让负责断后的越军苦不堪言。

尤其是火铳兵最苦逼,随身携带的弹药早已经耗尽,手中的武器直接沦为烧火棍。

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为了适应新的战斗,只能临时赶制一批竹枪凑合着用。

武器是小问题,最令他们头疼的是虞军不讲武德。

明明可以近身肉搏,结果敌人总喜欢使用火铳和火炮。

他们几度摆开了阵势,欲和敌军进行决战,最后都被炸的没了脾气。

“派人催一催兵部,赶紧把弹药给我们送过来!”

看着部队一路溃败,蒲宇峰忍不住下令道。

不过这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大军一路后撤,谁还往这边送军需啊!

何况兵部就算想送,也要后方能够送把物资送来才行。

“侯爷,光武器弹药不够,再让他们送一批粮草来。

我们的给养,在前面的战斗中丢的七七八八,一些部队马上就要断炊了。”

一旁的中年副将赶紧补充道。

节节溃败的阻击战,大军没有一下子崩溃,都是战斗力强悍的体现。

如果换个时间点,两军摆开阵势硬碰,他们绝对不会输的这么窝囊。

“告诉陛下,就说我部弹尽粮绝。

让前面的部队在撤离途中,给我们留下一批物资应急。

传令下去,让各部把手中的粮食都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做饭。

陛下给我们的旨意,是拖住敌军七天,坚持一下很快就会过去。”

蒲宇峰点了点头说道。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石羽丰苦。

有兵部那个猪队友,战略物资无法及时送达,大军十分的战斗力顶多发挥三四分。

如果这么点儿战斗力,都能够击败敌军,那么在镇南关的时候双方就分出了胜负。

“侯爷,干脆就地征粮吧!”

“谅山地区再怎么穷,供应我们几天的粮食,还是能够筹集出来的。

大军撤离的粮草,本身就该他们负责提供,现在军中缺粮有他们的一份责任。”

中年副将大义凛然的说道。

谅山战略地位虽然重要,但受限于地理位置,本身发展却非常有限。

名义上是省府,实际上还比不上一些大的县城。

自从大虞放弃交趾后,就没有再打过这里的主意,当地已经太平了一百多年。

如果不是战争爆发,大越高层都不会想起此地,资源投入自然是不存在。

此刻城中士绅早就没了影,就连地方衙门的官员,也在收到大军撤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跑路。

没有地头蛇配合,想要迅速筹集一批粮食,最佳选择就是纵兵抢粮。

确切的说是以筹粮为名,行抢劫之事。

毕竟,谅山地区马上就要落入敌人手中,大越收回失地的概率无需为零。

此时抢到就是赚到,无需担心朝廷清算。

“嗯!

听闻这附近有叛军作乱,出去征粮的时候小心一点儿。

缴获的战利品,除了我们的之外,还有留下一份打点关系。

告诉阻击敌军的士卒,坚持到晚上就撤回来,我们直接固守谅山城,不和敌军打野战了。”

蒲宇峰当机立断道。

鼓舞军心士气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的操作,就是纵兵劫掠。

大家一起发了财,士气也就恢复了。

长期固守谅山不现实,可是坚守几天,还是能够做到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