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复山河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王爷,这些尸体,都是伪朝大员。

左边的这些是伪朝勋贵,右边的是伪朝文官,中间这些是伪朝宗室。

在南京负隅顽抗的,伪朝六部尚书、楚国公、武都伯,全部都在这里面。

您看是否斩首示众?”

胡宇哲略显尴尬的介绍道。

贰臣不好当,见了这些殉国的忠义之士,先天上就要矮一筹。

内心深处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想充当落井下石之人。

怎奈白莲圣国的这些高层中,就他这个降臣,见过这些大员。

为了表示忠诚,他必须主张严惩这些人。

哪怕只是尸体,依旧不能放过。

“这些人虽然冥顽不宁,可终归是皆忠义之士,安排人厚葬之。

震慑人心,就从俘虏中挑几个臭名昭著的,枭首示众。”

傅皓轩摇头说道。

褒奖忠臣,这是历代统治者,都必须干的事。

舞台都搭好了,自然要表现一下。

从打进南京开始,他就不是一名草头王,而是有机会争夺的天下诸侯之一。

光军事手段不够,还要学会运用政治手段。

“王爷,仁义无双……”

胡宇哲当即拍起了马屁。

明知道自己的角色不讨喜,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要突出傅皓轩的仁义,光政治作秀不够,还需要有配角衬托。

傅皓轩的嫡系,不适合干这活儿。

其他降臣刚归顺,在小朝廷中地位不高,政治份量也不够。

丑角,就只能胡宇哲来演。

在为傅皓轩造势的同时,也通过和降臣的对比,来打击大虞朝的声望,凸显造反有理。

……

京师。

南京沦陷的噩耗传来,永宁帝整个人都呆住了,眼泪忍不住哗啦啦的流出来。

尽管在杭州沦陷之后,他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真的发生了,还是没法面对现实。

“皇上,该用膳了。”

御前太监苏浩宇开口劝说道。

在大虞朝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永宁帝的勤政绝对是排进前三位的。

就算放眼整个人类历史,比他更勤奋的皇帝,也找不出来几个。

可惜努力不等于就有回报,天下局势还是一天天不断恶化。

“朕吃不下,先撤下去吧!”

“大臣们过来了没有?”

永宁帝强忍着悲痛问道。

南京失守这种捅破天的大事,不是皇帝独自就能够解决的。

尽管他对朝中一众大臣非常不满,可遇到了问题,还是要他们来处理。

“皇上,京中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勋贵王公们,全部都在外面等候了。”

苏浩宇缓缓说道。

遇上这种棘手的事,不光皇帝慌了,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同样也怕了。

大虞朝奉行的是两都制,南京沦陷政治影响极其恶劣。

南有白莲教叛军肆虐,北有草原联军纵横,大虞朝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稍有不慎,就要改朝换代了。

稍微有点儿历史常识的都知道,历次王朝更替,都充满了血雨腥风。

作为既得利益者,遭到新朝清洗,几乎是必然的。

“带他们进来吧!”

永宁帝摆摆手说道。

大虞朝没有秘密,南京沦陷的消息,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天下。

朝廷必须尽快拿出应对方案,尽可能将南京沦陷带来的恶劣影响给压下来。

“遵旨!”

说完,苏浩宇直接转身出去,将众人带了过来。

“赐座!”

习惯性的说完,永宁帝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参加会议的人太多,挤满了不大的内殿,根本没有放椅子的地方。

“内阁、六部、都督府的官员留下,苏浩宇带其他人先去偏殿休息。”

永宁帝随即开口补救道。

召集这么多官员过来,完全是一时慌神,没过脑子的决定。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但一定问题多。

一旦立场发生分歧,争吵起来,那就没完没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要命的大事,应该开小会决定的。

“诸位大人,请!”

做出一个姿态后,苏浩宇直接在前方领路。

被摆了一道的众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无奈的退出了内殿。

好不容易混进了最高决策圈,结果议事还没开始,他们就先出了局。

心里不爽,也只能忍着。

所有人都清楚,皇帝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

此时搞事情,那是要掉脑袋的。

“陛下,南京六部尚书全部殉国,还请赐下谥号!”

目送众人离开后,首辅万俊辉率先开口说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文官丢分实在是太严重了,连他这文官出身的首辅自己都看不下去。

白莲教叛军做大,文官集团需要负主要责任。

受此影响,被他们长期压制的武将,最近都有了抬头的迹象。

先是勋贵集团话语权增加,接着辽东镇又脱离了控制。

一直持续到现在,南京六部尚书集体殉国,总算为他们扳回了一局。

“首辅,殉国的可不光六位尚书,宗室和勋贵也有很多人和南京城共存亡。

臣提议,朝廷对这些忠义之士,予以褒奖!”

成国公景国良当即接话道。

对褒奖殉国的六位尚书,他没有任何意见。

南京保卫战能打到现在,守军也算尽了力。

负责镇守南京的主要官员,在城破之后全部殉了国,更是彰显了气节。

不过大家都死了人,肯定不能让文官专美于前。

要进行政治宣传,也要一起来。

“景爱卿言之有理,礼部此事就交给你们了。”

永宁帝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

平衡之道,他自然是懂的。

虽然经常玩儿崩,但不影响他喜欢玩平衡。

看似这是拟定谥号,实际上却是话语权之争。

毫无疑问,文官在这方面是占据优势的。

拟定谥号的是礼部,肯定会照顾自己人。

哪怕都是褒谥,那也有三六九等。

景国良想要开口,可是看到永宁帝不耐烦的神色,他又把话咽了回来。

现在这种时候,需要的同舟共济,确实不应当在这些细节上纠缠。

最起码在谥号出炉前,没法进行挑刺。

“遵旨!”

礼部尚书当即回应道。

这些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有没有皇帝下旨,他们都要做。

为褒奖忠义,按照大虞律,官员殉国后,朝廷要负责其身后事,功绩大的还要赐予谥号。

当然,自身对战败负有责任的官员,肯定享受不到这些待遇。

“陛下,南京意义重大,朝廷必须尽快收回。

拖延的时间长了,恐天下人心有变。”

阁臣谷嘉熙开口提议道。

具体怎么收回南京,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南京必须收复。

如果说北虏入寇,撕破了大虞朝的体面;那么南京沦陷,就是标志着天下革鼎。

丢失人心,比丢城失地更加严重。

倘若朝廷无法尽快收回南京,及时稳定人心,那么改朝换代就近在眼前。

在场的这一众大臣,都要为此事负责,背负千古骂名。

对这样的结局,众人都无法接受。

大家虽然算不上一代名臣,最少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天下局势崩溃,他们都有责任,但绝对不应该负主要责任。

对比历史上的一众奸臣,他们都能算乖孩子。

顶多偶尔忽悠一下皇帝,伸手捞捞钱,可没有干背祖忘宗之事。

“兵部,你们可有方案?”

被永宁帝点名,万宇轩丝毫没有感到欣喜。

受重视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这种时候,他宁愿自己不受重视。

北虏入侵的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又迎来了南京沦陷。

兵部不是万能的,制定作战计划,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尽管他们此前的战略,多是天马行空,可那也是有理论支撑的。

“陛下,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北虏拖住了朝廷太多的军队,短时间内能够南下收复南京的部队,着实数量有限。

当务之急,只能让临近叛军的州府,做好固守的打算。

等北方战事结束之后,朝廷才有余力收复南京。

相较于军队,其实朝廷现在最缺的还是钱粮。

如果钱粮能够及时划拨,那么立即组织收复南京,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死道友不死贫道,关键时刻万宇轩果断选择甩锅。

“户部。”

永宁帝的话音落地,庞承杰就知道事情要糟。

大虞朝的户部尚书,着实是苦逼。

每次前线战事出现问题,兵部想要甩锅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他们。

理由都是现成的,朝廷拖欠了下面部队的钱粮,影响了各军的战斗力。

“陛下,朝廷连年征战,民间又天灾不断。

各地的税款,根本无法及时收起来。

朝廷财政亏空严重,户部早就被掏空了。

为了支持勤王大军的开销,我们就东挪西凑。

短时间内,实在是没有办法,筹集更多的钱粮。

何况外面还有北虏骑兵肆虐,即便是从地方上筹集到了钱粮,也没有办法运回来。”

庞承杰当今选择了打太极。

兵部把问题甩锅给钱粮,他又把问题给回敬了过去。

战场上打的垃圾,导致地方上的钱粮,无法运送到京师。

京城都在敌人的威胁之下,户部此刻想要筹集钱粮,只能在京中想办法。

如果是搞钱的话,京师中肯定是不缺的。

可是想要搞粮,那就不用白费功夫了。

京中的粮食,都靠从外面运送。

北虏杀过来之后,他们就只能动用官仓存粮,以保障臣中官民的日常所需。

幸好先帝朝时期,曾经对京中官仓进行过大肆整顿,有足够的存粮支撑。

不过这些存粮,也消耗不了多久。

北虏真要是长期围困,他们顶多再坚持半年时间,就只能硬着头皮出城,同敌人进行决战。

“哼!”

“你们的理由都很充分,那么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永宁帝不爽的训斥道。

大家都没有问题,那就成了他这皇帝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口黑锅,他也是不想背的。

职能部门互相推诿,一个个都想着甩锅,具体怎么解决问题,反而没人去关心。

原本因为南京官员殉国,对文官们略微上升的印象,一下子又被打回了原形。

还是他熟悉的那些人,一个个在做事前,首先想到的都是怎么甩锅。

“陛下,息怒!”

见皇帝爆发,群臣急忙开口劝说道。

南京沦陷,永宁帝需要到太庙进行请罪,心情不好是必然的。

如果可能的话,现在大家都不想惹皇帝生气。

成熟的政客需要考虑很多问题,稚嫩的皇帝一旦暴走,那可是要杀人的。

在朝堂上混的,谁身上没有点儿问题呀!

倘若皇帝上纲上线,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既然让朕息怒,那么你们就给我拿出解决方案来。

甭管是谁,今天都要给朕,拿出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想不出来,就留在皇宫中慢慢想,朕给你们管饭。

首辅,你是百官之首,就从你开始说!”

见永宁帝认真了,群臣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要解决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陛下,北方战事应该还会持续几个月,收复南京还要拖上一段时间才行。

不过现在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朝廷直接干涉地方,太过浪费时间。

臣提议在组建团军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地方衙门放权。

允许他们自筹军饷,组建平叛大军,参与对白莲教乱党的围剿。

凡在平叛战争中,立下大功者,朝廷将根据其功绩授予相应官爵……”

万俊辉忐忑的回答道。

放权能不能解决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

唯一可以确定是,这么一搞之后,地方衙门的权力将变得无限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