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我,假太监,开局凿光后宫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第七十五章金军玩弄天圣帝!

陈寒赶紧劝梁青:“伯父,咱们先不要议论我的事,也不要生气我父亲的事,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跟您相认,说不定能得您提携。

而我现在之所以要跟着此次出征,也是觉得有机会可以立功。

伯父,您觉得这次咱们能打赢吗?”

陈寒单刀直入地问道。

梁青听这话后长叹一口气,“如果是伯父我带着大军出征,不敢说十成十的把握,也得有九成,只是……”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他毕竟是当臣子的,而且是非常忠心的臣子。

要不然的话,不可能因为地势低洼,下雨天搬到相国寺,被文官弹劾几句,他就认命一般地去荆州替皇帝守墓。

当然陈寒在后边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其实对于伯父梁青的做法,他很赞同。

那个时候天圣帝刚刚登基,他对武将派原本就非常不满。

不管自己的伯父会不会在那个时刻,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

他都会找更多的理由来打压这些武将派。

而伯父犯那么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只是被贬去荆州守墓,算得上是激流勇退。

看透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抽身离开了这政治的漩涡。

而现在又得到了重新启用,也恰恰说明,即便天圣帝,还有那些文官想要排斥武将派。

可是对真正有实力有威望的统帅他们,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重新启用。

但是现在面对这情景,梁青觉得很不乐观。

他压低的声音说道:“陛下年轻气盛,被文官怂恿,这次伯父不能主抓军事大权,必然吃大亏。

你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保着陛下安全撤退。”

陈寒听了如此悲观的话之后,抬起头看向了梁青:“伯父,您的意思是说,咱们可能会?”

梁青立刻摇摇手,“伯父是最悲观的想法,还不能下定论。

说不定陛下虽年轻,但是军事才能卓著,甚至可能是个军事天才也说不定。”

其实这都是安慰自己的话。

陈寒在天圣帝身边待的时间也不算短,发现这个天圣帝除了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疑心病不小、有恋母情节之外,他就没有发现这个家伙,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

还真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要不是因为踩了狗屎运,怎么可能会有这个皇帝当。

这种人最好就是一辈子当个碌碌无为的藩王。

虽说他在大礼仪之争之时,还表现出了一点英明睿智。

但是这一年下来,一年前的大礼仪之争,可能真的会成为他皇帝生涯的高光时刻,之后就一路下滑。

他连明朝的嘉靖皇帝都不如。

嘉靖皇帝在大礼仪之争之后,还持续了十几年的英明之主的表现。

可是天圣帝根本就没有这种表现。

“伯父,既然您对此事作战如此悲观,侄儿还是得劝您一句,多为自己想一想,多为咱们赵国保留这批能征惯战的将士。

绝不能被他给霍霍完了,要不然赵国可就完了。”

梁青怎能不明白,可是他们这一批老臣跟随先帝的父亲征战四方。

好不容易打下了这偌大的江山,是说抛弃就抛弃得了的吗?

即便此时的天圣帝是个无能之辈,但是身为臣子,他们又怎能做那背叛君主的事。

陈寒看到梁青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只能长叹一声。

对这样的忠君爱国者表示深深的佩服。

但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明主,而深深的悲哀。

……

半个月之后,天圣帝带着十五万大军,终于是来到了蔡州城下。

此时里边的金军已经等待多时。

不等天圣帝他们安营扎寨完毕,蔡州城城门洞开,接着一万大军鱼贯而出。

发现了正在安营扎寨的赵军,此时金军出击,还真就是以逸待劳。

趁着赵军立足未稳之际,一来是给赵军一个下马威,二来也利用这一万大军,试一试此次赵军的军力如何。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一万大军,梁青建议天圣帝先行避其锋芒。

因为大军刚到,敌方锐气正盛,而且敌方是以逸待劳。

此时与一万大军硬碰硬,实在是兵家大忌。

但是坏就坏在那五十多个文官可不会这么想。

他们大声斥责梁青有畏战情绪。

如今皇帝御驾亲征,如果第一战都不能打个开门红,那岂不是灭了大军的士气?

文官更是直言不讳说道:陛下只要在大军前方,振臂一呼,必能鼓舞军心。

甚至他们还摆出了大道理,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你梁青打了这么多年仗,现在老了,已经没有了锐气,你不行了,你就躲在后边做你的缩头乌龟吧。

陛下乃是御驾亲征,怎能避战。

说着不少文官哗啦啦跪倒在天圣帝的面前,说了一番慷慨陈词的话,把个天圣帝吹得是晕晕呼呼。

接着不顾梁青的反对,还有诸位将军的反对,立刻派出三万大军前去反击。

甚至他亲自一身戎装地站在三万大军面前鼓舞军心。

三万大军嗷嗷叫地冲出去。

还真别说,这第一场仗就打了个开门红。

也不知道那金军一万多人是不是被有了王八之气笼罩的赵军吓怕了,还是真的因为这三万大军有天圣帝的鼓舞,士气非常高涨,一鼓作气居然把金军又给撵回了蔡州城里。

这第一战打了个大胜仗之后,那些文官先是傻眼了一下,接着就开始爆发出了欢呼之声。

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梁青却发现这不对劲。

首先金军那一万大军在败退之时,没有任何溃散的现象。

人家是一边败退,一边抵御。

如果真的是打了大败仗,应该是溃退,溃退之兵,应该是毫无阵型可言。

金军那一万多人完全相反,那就说明他们是卖了赵军一个破绽。

第二个他更担心的是,这个是金军的试探。

就是试探一下此次赵军的主导大权,是在天圣帝手上,还是在梁青手上。

因为一个经年老将,在沙场上是绝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谁都知道,立足未稳,加上劳师远征,对方又是以逸待劳,你居然还能如此顺利地打这么个大胜仗,岂不是故意让你赢的?

然而赵军这边,文官先是吹捧天圣帝指挥有方,又吹捧将士们在皇帝的鼓舞之下士气高涨。

甚至还说这是因为将士们看到皇帝在他们后方,给了他们强大的力量。

天圣帝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领兵作战,居然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把金军给击退。

这一下就把他那种盲目的自信给捧了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