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刘禅淡定的说出岳云和陆游俩人就挺合适之后,岳飞差点儿没炸了。

“官家,这哪儿合适了?

虽然被金国占领的半壁江山早就收回来了,但金国本身也还有四路十四州几百个县呢。

你就交给这么两个毛头小子?”

看着已经近乎咆哮的岳飞,刘禅两手一摊。

“这咋了?

你和赵卿不是一直都把务观当宰相培养的吗?

朕给他个地盘儿让他提前练练手,很合理吧?”

“我......”

眼看岳飞被自己怼对无话可说,刘禅马上乘胜追击。

“还有,小云的吐蕃可比金国大多了,朕不让他练练手,将来怎么管理封地?”

“我......”

“我什么我?

难道朕说的不对吗?”

看着满脸得意的刘禅,岳飞突然就发现了漏洞。

“官家,您也说了呀,岳云的封地,不对,是他儿子的封地,在吐蕃呢,不在金国那旮沓。

你把那里交给他练手,这像话吗?

你赶紧给他弄回来吧,要不然......”

“要不然怎么样?”

“要不然我现在就把他扔吐蕃去,不让回来那种。”

岳飞这话一出,刘禅顿时惊了。

“你......你也太狠了吧?

小云他还是个两百多个月大的孩子,你竟然要把他扔到那么远的地方?”

这一次,轮到了岳飞两手一摊。

“那臣管不了,反正金国那旮沓是朝廷的地盘儿,官家您得派人去治理。”

岳飞耍赖般的两手一摊,一下子把刘禅弄的不知道怎么接招了。

就在他想着怎么搞之时,突然发现赵鼎在一边儿乐得肩膀一耸一耸的,跟中风了似的。

看到这个,他瞬间有话说了。

“你还好意思笑?

你可是宰相,培养选拔人才都是你的任务。

结果你看看你干了什么?

岳爱卿好不容易打下来那么大一块地盘儿,你却拿不出来足够的官员去治理,逼得朕只能逮着岳云和陆游两个孩子薅丫毛。

你不反省就算了,你还在那儿嘎嘎嘎的笑。

你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吃瓜吃的正爽呢,突然吃到了自己的身上,赵鼎噌的一下儿就站了起来。

“官家,您说话要讲良心啊。

那是臣不知道选拔培养人才吗?

这几届的春闱,朝廷每次选拔的人才都比以往多两倍还多。

但官家您是怎么用的?

赵鼎,蓬莱缺人了,再派一千个官员过去。

赵鼎,天竺缺人了,再派五百个官员过去。

赵鼎,蒲甘人手也不够了,先派六百个支援一下。

赵鼎,安南也捉襟见肘了,再给加三百个人。

除了这些之外,孟都和胡铨俩人在南海那边每打下一个地点,朝廷就得新派官员过去。

那是人,又不是物件儿。

臣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变不出来这么多的人啊。”

赵鼎这么一哭穷,刘禅马上反应了过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怪只怪这些年大宋开疆拓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官员实在是不够用了。

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想,之前那个备受三冗问题困扰的大宋,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为啥朕就不能有这种烦恼呢?

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刘禅也知道自己这次算是甩锅失败了。

但是,想让朕给你赵鼎认错?

不可能!

你又不姓岳。

于是,他啪的一声一拍桌子,然后便气势十足的说道:

“朕不管!

你才是宰相,人手不够就是你的问题。

朕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朕只要有足够的人才。”

刘禅这么一说,赵鼎激动的差点儿没奸笑出声。

嘿嘿嘿,等得就是您这句话。

于是,他便拱手说道:

“官家,您想要足够的人才,臣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改革科举!”

“改革科举?”

看着一脸震惊的刘禅,赵鼎胸有成竹的说道:

“没错!

想要解决朝廷目前人才匮乏的问题,唯有改革科举。”

“你打算怎么改?”

“官家,咱们目前的科举,考的是经义、策、论。

之所以要考这些,目的是通过这几项考核,选拔出能明理、通事非、懂大局的人才,来旨在选拔能够代天牧民。

但是,在实际的政务之中,有大量的官员所经手的政务其实非常的具体而且也相当的专业。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只要其专业知道过硬,哪怕不通经史子集,其实也并不影响其处理公务。

因此,臣以为不妨将科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还和以前一样,考比对义、策、论。

能通过这类考试的学子,主要作为各级行政长官来进行培养。

而第二个部分,则是把那些专业性较强的职务统计出来,分别考核对应的知识。

只要专业知识能过关,朝廷便可以录用。”

赵鼎说到这里,岳飞马上问道:

“赵相,如果按你所说,那通过第二种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来该如何晋升?

毕竟,这些人不通经史子集,也就不懂治国的道理。

如果将来把这些人晋升的郡县主管的位置上,很可能会出大问题的。”

岳飞问完了之后,刘禅马上激动的说道:

“没错!

岳爱卿问的正是朕想问的,不通经史子集,绝对不能做郡县的主官。

更不要说进中枢了,这更是想都不要想。

但是,也不能不给人晋升的机会啊。

那样恐怕就没什么人愿意参加你这第二种科举了。”

俩人说完了之后,赵鼎便胸有成竹的说道:

“官家,臣的设想是这样的。

既然将科举分成了两类,那就给他们安排两条不同的晋升路线。

考经史子集出来的人才,还有以前一样,一步步从郡县慢慢儿选拔晋升。

而参加第二类科举出来的人才,则只能在自己的衙门之类晋升。

比如工部负责官道修建的官员,如果在县一级工部衙门干的好,便可以晋升至郡一级的工部衙门来负责官道修建。

只要他表现的足够出色,完全可以直接晋升至工部。

但就算到了工部,他还是负责道路修建。

如果他想担任负责其他政务的官员,就必须重新参加考核。

甚至,如果他想担任某一级别的行政主官,则必须重新参加科举。

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