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章 大唐在拼命的往前走

听书 - 喜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新事物就像是插班生。

两者看似毫无一点的关联,但都有一个从被接纳到接纳,熟悉到不熟悉的过程。

火药监新出来的玩意也一样!

寇夫子觉得自己浑身疼,就像是穿着盔甲被人夯了一锤。

这要上了战场,敌人没伤,自己先受伤。

寇夫子觉得火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所以,他不觉得这东西好在哪里,抵不上一颗火药弹。

这是寇夫子的看法,但看到最终数据的薛丑却不这么看。

在他眼里,火药的推射是没有被束缚的。

如果给火药再套上一个壳子,火药在壳子里,用钢丸封口。

利用火药的不稳定和易燃性,那是不是就可以射的更远。

准头就会变得更加的可控。

就跟炸狗盆一样,大地就是壳子,盆子就是钢丸。

薛丑呆呆地站在雨地里,他觉得他什么都会了。

光明铠都能轰破,这要直接轰在人身上,这要轰击在战马身上。

这要是轰击在那密密麻麻的贼军身上。

只要火药的当量控制的好,五十步,一百步,三百步也不是不可能。

杀人无形!

此刻,他又觉得他什么都不会了。

他激动的浑身发抖,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未知的大门已经打开。

心中有千万言,却讲不出来分毫。

薛丑慢慢的走回了天工院,里面有数百位匠人在等待着他。

大门开了,望着众人期待的眼神……

薛丑点了点头。

“成了!”

欢呼声如同雷鸣,火药推射出铁珠不是众人期待的。

众人期待的是能经受的住火药爆炸力的铁器。

如今成了……

寇夫子还在嘀咕着他要去搞一副膏药。

他都不知道他立下了多大的功勋,他是手持火器发射的第一人。

他都不知道他可能被炸膛的碎片炸死。

在融合了大食人的锻钢术之后,大火炮终于被缩小成一个人都能操作的模样。

虽然还是一个雏形,但威力已经可见一斑。

铁器工艺的进步其实是从天工院开始做高炉开始的。

高炉炼铁这一项冶铁技艺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被使用。

但它们以木炭为燃料,专注于打造大型铁器。

那时候的高炉多以土砖砌,高炉内涂抹耐火黏土以增强耐热性。

如今天工院这批人选择石质、砖砌或水泥质材料进行高炉的改造。

内部全部砌筑耐火砖层,总共四层。

这些砖以黏土、高岭土为主要原料。

(pS:黏土和高岭土可耐1580℃至1770℃的高温)

在综合了大食匠人的智慧后,高炉上部设有投料口,下面有鼓风口连接水力鼓风机。

设计极其的精巧。

大产量锻钢和将生铁捶打为钢是两回事。

就跟作坊式和工厂的区别。

这些颜白不会,颜白只会支持和投钱。

走到现在,那真是一步步的摸出来的。

一个灌钢法就试验改进了无数次。

如今已经摸索出来了对熟铁表面的增碳硬化工艺,同时还能保证韧性。

这个法子颜白看了,特别适用于工具和兵器刃口的制造。

既保证了兵器的锋利性又增强了耐用性。

如果李承乾喜欢看柱状图。

他就会发现将作监,少府监,天工院对煤炭的使用每年都是呈疯狂的增长状态。

就在书院还在按照原有的步伐上课下课时。

信使来到,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开,书院中的李恪陷入了悲痛之中。

李泰翻身上马上了好几次都没上去。

最后还是学子们给推了上去,在急促的马蹄声中。

苏惠护着李泰,两人朝着长安疾驰而去。

趁着大雨正在河里撒网捕鱼的各种王,听闻消息,东西一扔,一边大哭一边朝着长安而去。

他们捕鱼也不是吃,就是觉得好玩,捕的鱼全送人了。

今年开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太上皇的身子不好。

其实每年开春的时候李二的身子都不好,会咳嗽,会头疼。

等天气暖和,身上的棉衣脱去以后就好了。

每年都如此,其实大家也都习惯了,没想到噩耗会突然传来。

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不像是真的。

随着知道的官员越来越多,长安也越来越热闹。

三省的旨意来了,颜白收拾好心态又进宫了。

礼部官员望着眼眶泛着血丝的琅琊公一句话都不敢说。

这得多难受!

夫子曰:故有之死,为人子者,为之棺、为之衣、为之衾、为之敛、为之祭、为之号,终事而后止。

也就是死生亦大矣!

颜白没法拒绝这道旨意,他成为了正使,李崇义成为副使。

两人负责帝王丧礼,接待来送别的大小官员。

这道旨意颜白没法去拒绝。

李泰回来了,哭晕了好几次。

在见到颜白之后,哆嗦着嘴唇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他想说,他青雀没有了娘亲,也没有了父亲。

等待三日后一直呆在晋阳的李治也回来了。

他哭的更惨,这些年他一直在忙着把煤石国有化这件大事。

他很少有回到长安的机会。

望着满世界的伤心人,颜白长叹了一口气:

“人生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经历一次才知道有多难受,直接喘不过气。”

李崇义看了一眼颜白,他觉得颜白把生死看的太重了。

人生不就是这样,生者来,死者去,最后都是一抹黄土。

“去劝劝陛下吧,从前日到今日他只吃了一点米粥,脸上好不容易有点肉,这一下子全部没了!”

颜白倒是想去劝劝李承乾,可又要怎么劝呢?

他虽然也老了,但细细地想来,他也成了一个可怜人。

一个没有了父亲的可怜人。

可又不能不劝,他的身子本来就弱。

这要再来一次气血攻心,再来一次瘫痪在床,他说不定连药都不吃了!

“怎么劝?”

李崇义眯着眼,没好气道:

“你不是说你最擅长道德绑架么?

去吧,我看看,也顺便学学,然后去绑我弟,免得哪天钓鱼掉河里淹死了我都不知道!”

颜白不想跟李崇义说话,转身朝着李承乾走去:

“陛下,吃点吧,小烛奴还小!”

李承乾看了看颜白摇了摇头:

“不饿!”

颜白把怀里的小外孙直接放到李承乾的怀里,毫不客气道:

“小烛奴现在还记不住人,真要我把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你才吃是吧!”

颜白扭头就走。

李承乾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爬起身,抱起小烛火奴,跟着颜白来到角落里。

然后主动的端起了一碗粥。

望着喝粥跟喝药一样的李承乾,颜白忍不住错过脸。

“礼部把庙号定好了没?”

听着李承乾沙哑的嗓音,颜白点了点头:“定好了,为太宗!”

“谥号呢!”

“昨日礼部的人都在,我也在,众人商议了许久,在文武之间做选择,最后定谥号为文皇帝!”

(pS: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谥号是后面加的!)

李承乾喝了一口粥,吐出一口浊气:

“听好,其实父皇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说过这个问题。

他也患得患失,他这一生都在努力的朝汉文帝看齐!”

颜白断然道:“他超过了汉文帝!”

李承乾难得的笑了笑,一口气把碗里的米粥喝完,喃喃道:

“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为文,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为武!”

颜白接着说道:“经天纬地曰文,保大定公为武。

我想了很久,你若走了,我就给你上尊谥孝武!”

“为什么不直接来个武,我灭了这么多国,保大定公勉强是够得上的!”

颜白趁机又给李承乾盛了一碗粥,低声道:

“高祖的谥号为太武皇帝,你要想有武,那也得是小武!”

“那也行,我是他孙子,小武也挺好的!”

苏皇后望着开始吃第二碗粥的皇帝长吐了一口气,能吃就好,能吃身子才能有劲,可不敢把自己饿坏了!

“太子!”

“儿臣在!”

“你去大殿外,再有回来的臣子来见皇帝你就堵着他,让你父皇多吃饭……”

“喏!”

(pS:临到结尾我才知道有多难,不是很难写,而是很难去告别!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