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刑场上,刽子手手中的鬼头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李善长被押至刑台中央,他环顾四周,目光在观刑台上扫过——那里坐着面无表情的朱元璋,神色复杂的朱标,以及.垂眸不语的蓝玉。

“跪下!“锦衣卫厉喝。

李善长缓缓跪下,将脑袋放在斩台上,神色木然。

在他身后,其余淮西党官员被依次押上刑台。

与李善长的平静不同,他们大多面色惨白,双腿发软,被锦衣卫拖拽着前行。

“太上皇饶命啊!臣冤枉!臣冤枉啊!”一名官员突然挣脱束缚,扑倒在地,朝着观刑台的方向疯狂磕头,额头很快渗出血迹。

“陛下!救救我们!您说句话啊!”另一人涕泪横流,挣扎着想要爬向朱标,却被锦衣卫死死按住。

“闭嘴!”李善长猛地抬头,眼神凌厉如刀,声音虽沙哑却威严不减:“堂堂朝廷命官,死则死矣,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他的呵斥如雷霆炸响,那些哭嚎的官员顿时一滞,有人仍在小声啜泣,却再无人敢大声哀嚎。

“李相国……我们……”一名年迈的文官颤声开口,眼中满是绝望。

李善长冷冷扫了他一眼,缓缓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该料到今日。死,也要死得体面。”

说完,他重新俯下身,将脖颈稳稳贴在斩台上,闭目待死。

那些淮西官员见状,终于不再挣扎,有人瘫软在地,有人低声抽泣,但也有人挺直了脊背,学着李善长的样子,沉默赴死。

刑台之下,百姓的喧哗声渐渐低了下去,整个刑场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监斩官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转头朝着太上皇朱元璋在看去,见后者缓缓点头后。

“时辰到,行刑!”

随着监斩官将令箭丢下。

刽子手会意,举起鬼头刀。

刀光闪过。

一颗白发苍苍的头颅滚落刑台,鲜血喷溅在早已准备好的草席上。

刷刷!

其他侩子手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动手。

数十名淮西党官员人头落地。

鲜血如溪水流淌,将整个刑场染成血色。

“欧阳伦呢?”

朱元璋这才发现欧阳伦并没有来。

“回太上皇的话,刚刚驸马爷派人传来消息,他身体有些不适,今天就不来观刑了,还请太上皇、陛下见谅。”

王忠连忙解释道。

闻言,朱元璋眉头一皱。

“回宫。“朱元璋起身,龙袍下摆扫过台阶。

老皇帝的背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孤独。

百官跪送圣驾后,人群开始骚动.

宗人府。

欧阳伦躺在摇摇椅上,有些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个时候安庆公主缓缓走了过来。

“夫君,今日不是李善长等人被斩首的日子么?你怎么没有去?”

“小心父皇怪罪!”

安庆公主担忧道。

“怪罪就怪罪呗,我犯的事情还少么,也不差这一点。”

欧阳伦有些“摆烂”道。

“夫君,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李善长一直针对你,他如今伏法,你不应该高兴才是么?”

安庆公主有些疑惑问道。

“高兴么?或许吧。”

欧阳伦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讨论,笑着道:“海外岛屿传回来的消息你看了么?”

“嗯,看了,岛屿修得很不错,风景也很漂亮,真想亲自去看看。”

安庆公主满眼期待道。

“快了,等这边忙完,咱们就去海岛上度假。”欧阳伦笑着道。

“嗯嗯。”安庆公主点点头,但很快担心道:“父皇不会这样轻易放你离开吧?”

“总会有办法的。”欧阳伦自信笑了笑。

就在这个时候,宦官小李子跑了过来,“驸马爷,陛下请您去一趟奉天殿。”

“有要事相商!”

说完,小李子又补充道:“太上皇也在。”

“好,我知道了,咱们走吧!”

这一次,欧阳伦没有任何拖延,当即起身就准备走。

“驸马爷?您不问问是什么事情,你也不需要准备准备?”

小李子一脸疑惑。

“这个时候来叫我,除了那件事外,我也想不出其他的事情了。”

“该准备的地方已经准备好了,还需要准备什么?”

欧阳伦笑了笑,继续道:“不过的确还有件事需要做!”

“周保!”

“老爷!”周保窜了出来。

“你陪着李公公去库房选件宝贝!”欧阳伦温和道:“这些年多谢李公公照拂了!”

“我自己去奉天殿就是,李公公慢慢挑选,周保照顾好李公公!”

“是,老爷!”周保当即拉起小李子就往库房走。

“李公公您就跟我来吧,老爷库房里面最近又多了几件宝贝,保证让您满意!”

小李子一边被周保拉着走,一边对着欧阳伦道谢,“多谢驸马爷了!”

当欧阳伦来到奉天殿的时候,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太上皇朱元璋、皇帝朱标以及像吕昶、宋濂、唐铎、蓝玉等文武大臣。

并且还有一幅巨大的地图横放在大厅!

刷刷——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欧阳伦看来。

“臣婿欧阳伦,拜见太上皇、陛下!”

“妹夫免礼。”朱标笑着道:“父皇已经决定御驾亲征草原,彻底解决草原之患!”

“现在就等你一起商议了!”

朱元璋看了欧阳伦一眼,笑着道:“乖女婿,其他的咱就不问了,咱就问你一句,咱现在御驾亲征,彻底收复草原,行还是不行!?”

“太上皇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此事自然可行!”欧阳伦点点头。

“好!”

“咱自封三军大元帅,统领三军北伐草原!”

“蓝玉,咱命你为前锋。”

“臣领命!”蓝玉出列,神色激动。

“欧阳伦,你为军师,兼管后勤!”

“臣婿领命!”欧阳伦神色淡然点头。

“皇帝你带着文武百官留守京城,待咱凯旋归来!”

朱元璋颇为亢奋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守好大后方,儿臣祝父皇一战定乾坤,得胜而归!”

朱标连忙拱手道。

“祝太上皇一战定乾坤,得胜而归!”

其他官员也是齐齐开口。

“好好!咳咳”朱元璋满意点头。

“父皇,您没事吧?”

朱标连忙询问。

“没事,咱身体好着呢!”

朱元璋摆摆手,兴奋道:“好了,都下去准备吧!”

“这一次咱要彻底灭了草原,解决我大明北境边患!”

“是!”

《明史·洪武北伐纪事》

洪武二十八年春,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亲征漠北,誓廓清寰宇。

时京平铁路已成,铁甲列车昼夜不息,运兵三十万北上。

新式火炮列阵如林,火铳营结阵如墙,草原诸部闻风丧胆。

四月,明军出塞。

蓝玉率前锋铁骑疾驰千里,连破鞑靼三帐。

太祖坐镇中军,指挥若定,以雷霆之势合围北元残部于斡难河畔。

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仓惶西遁,为明军斥候所擒,缚至御前。

太祖亲审之,斥曰:“尔祖乱华夏百年,今终伏诛!”遂押解归京,北元宗庙尽毁,国祚绝灭。

五月,漠南诸部悉降。

科尔沁、兀良哈等部酋长匍匐军门,献降表、纳贡马。

太祖设“漠北都护府”于和林,徙中原流民实边,筑城屯田。

又命欧阳伦督造“北疆驰道”,以铁轨勾连河套,商旅渐通。

七月,凯旋。

京师百姓夹道相迎,太祖乘銮驾入城,献俘太庙。

然是夜,马皇后骤染风寒,太医束手。

八月初三,马皇后崩于坤宁宫。

太祖悲恸辍朝,亲题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葬孝陵。

举国缟素,欧阳伦于灵前长跪三日,面色悲痛。

九月,异变骤生。

安庆公主府一夜空置,驸马欧阳伦阖家失踪。

仆役皆言其携妻女“赴海外访仙”,然库房珍宝未动,仅书房留信一封。

太祖展信,但见八字:

“天下已安,臣当去矣。”

锦衣卫遍搜四海,终无踪迹。

后世传言,有商船于吕宋见一白衣男子,形似欧阳伦,携女眷登岛而去,再不入中原。

史臣曰:

太祖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欧阳伦以商贾之姿乱洪武棋局。

其助明兴工政、拓疆土,然终飘然远引,可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而太祖晚年丧妻失婿,虽混一寰宇,亦成孤家寡人矣。

——《明史·卷一百八十四·异臣传》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崩于太乐宫,享年七十一岁。

临终前,老皇帝忽睁双目,嘶声呼曰:“欧阳伦!”

左右近臣皆惊,然无人知其意。

少顷,太祖崩。

遗诏命皇帝朱标:“凡欧阳伦所留之策,不可轻废,当慎行之。”

之后朱标正式改元隆兴,尊太祖遗训,依欧阳伦昔日所定之策,大兴工商、广开海贸、改良农政。

重用“皇家科学院”,延揽天下巧匠,研制新式火器、机械。

隆兴二年,大明国力日盛。

京平铁路贯通南北,驰道纵横如网;蒸汽机船巡弋东海,商队远赴西洋。

欧罗巴诸国遣使来朝,献奇珍异兽,称大明为“天朝上国”。

然朱标夙夜操劳,积劳成疾。

隆兴四年,帝崩,年仅四十一岁,庙号惠宗。

太子朱雄英继位后,虽体弱却心怀天下,以仁政安邦。

他广开言路,设立“谏官直奏”制度,打破朝堂闭塞之风;推行“均田惠民”政策,丈量全国土地,重新分配赋税,缓解贫富差距,使百姓安居乐业。

在军事上,他整顿边防,启用年轻将领,加强长城防线,边疆得以稳固;文化上,增设官学,资助寒门学子,编撰典籍,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五年间,朱雄英以卓绝的智慧与坚韧,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无不感念其恩德。

然天不假年,朱雄英崩逝,因其在位时仁政广施、功绩卓著,庙号追尊为“仁宗”,葬于永德陵,后世史官赞其“虽寿数不永,然德政昭昭,功在千秋”。

隆兴九年,淮王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

允炆年少气盛,忌惮诸藩势大,遂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厉行削藩。

燕王朱棣怒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

隆兴十一年,燕军破南京。

允炆见大势已去,焚宫自尽未遂,忽忆先帝朱标曾留一锦囊于密室。

启之,见帛书曰:

“若社稷倾危,可乘巨舰东渡,寻汝姑父欧阳伦,或可存续朱明一脉。”

允炆大悟,遂携心腹数人,乘蒸汽战舰“洪武号”出海,循海图所示,直赴南洋。

永乐二年,传闻南海有岛,名曰“新明”。

其地城池壮丽,街市繁华,百姓皆着明服,然器物精巧,远胜中原。

岛主为一白衣男子,自称“逍遥公”,身旁有美妇相伴,形似安庆公主。

允炆登岸求见,岛主闭门不纳,仅遣人赠书一封。允炆展阅,见字迹飘逸如旧:

“天下兴亡,自有定数。汝既来此,当忘帝王之名,以庶民终老。”

允炆黯然,遂定居海岛,终身未归。

史臣叹曰:

欧阳伦之才,冠绝洪武,然终隐于海外;朱明之盛,昙花一现,终难逃内乱。

某海岛上。

太阳刚刚升起,岛东侧的白色沙滩已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夫君快看!这只贝壳会变色!“安庆公主赤着脚在浅水区奔跑。

她弯腰拾起一枚七彩贝壳,阳光在贝壳表面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

欧阳伦斜倚在棕榈树下的藤椅上,嘴角噙着笑。

他身着素白宽袍,发髻松散地挽着,相当惬意。

“那是砗磲的幼壳,再长十年能有磨盘大。“他接过贝壳时顺势握住妻子纤细的手腕,“当心晒伤,昨儿妙云还说你背上脱皮了。“

安庆调皮地吐吐舌头,突然将冰凉的海水甩在欧阳伦脸上。

趁他擦拭时,她已笑着跑向正在沙滩上作画的徐妙云。

两位女子并肩蹲下,对着画板指指点点,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海风送来淡淡咸味,欧阳伦眯起眼睛望向远处。

“这才是生活啊!”

“不用被压迫,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人生区区三万天,开心一天是一天!”

“安庆、妙云、淼淼、阿苏娜,我们一起玩水吧!”

欧阳伦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向海边。

///全书完///

(ps:感谢大家一路相伴,本书到此结束,愿大家生活最终也能像欧阳伦一样自由惬意!!)

(另外新书已经开始更新,大家都来看看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