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一阵风吹过,朱允熞不由的感受到一丝凉意。

但朱元璋却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样子。

皇爷爷,我娘和三哥

朱元璋打断了朱允熞的话,说道:皇爷爷不会怪你,只是,皇爷爷想问问你,为何不听你娘和二哥的话?

说完,朱元璋就这么笑眯眯的看着朱允熞。

他的眼眸里也带着一丝笑意,但是朱允熞却看不清楚也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熞儿,不用怕,你只需要回答皇爷爷的话就好。朱元璋轻声安慰道。

越看朱元璋,朱允熞就越觉得深不可测。

又是一阵风,扬起他额头碎发在眼前飞舞。

因为孝悌。朱允熞说道:所以,熞儿不能照办娘和二哥的话。

所谓孝悌,是指对父母还报的爱和对兄弟姊妹的友爱。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

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朱元璋微微有些错愕,似笑非笑的问道:既是因为孝悌,就更该听你娘你哥的话,你怎么反过来呢?

朱允熞摇了摇头,道:回皇爷爷的话,在熞儿看来,那是愚孝,反为不孝。

哦?老朱乐了:说说看。

朱允熞道:若二哥当了皇帝,以二哥的能力,根本驾驭不了群臣和藩王,到时,将会出现更大的乱子。

那时候,受到影响的恐怕不仅仅是二哥,坐不稳江山,弄不好整个大明都会内乱。

若熞儿听从了母亲和二哥的话,就会陷他们于危难之中,陷大明于危难之中。

熞儿也对不起皇爷爷,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爹爹,这才是真的不孝悌。

而现在,熞儿虽然忤逆了娘与二哥,但却在阻止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孝悌。

人君坐江山,掌国家,责任重逾千钧,非是小可。

皇爷爷问我,熞儿自当直言心中所想,绝不能因私徇公。

他语气坚定,虽声音幼稚,却掷地有声。

好!朱元璋双目之中光彩连连,赞叹道: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不愧是咱老朱的孙子,哈哈

但下一刻,朱元璋的神色却又黯淡了几分:要是老大泉下有知,也定然会为你骄傲

看出朱元璋的情绪不对,朱允熞忙拉着他的手,道:皇爷爷,爹爹已经下葬了,你不要难过了

老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欲言又止,只是看着朱允熞发呆。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来报:禀陛下,燕王殿下到了。

朱元璋回过神来,道:让他进来吧。

是。

朱棣已经回来好几天了。

他本来在北方防御北元入侵,是听闻了朱标的死讯之后,才奉旨不远万里赶回来的。

此前,在朱标的丧礼上,朱允熞就已经见过朱棣了。

不过,当时事情比较多,也没有什么机会私下说太多话,连相貌都没有看得太清。

不知今天朱棣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朱允熞思索之间,不远处便传来了铿锵的脚步声。

他抬起头来,细细打量着自己这位四叔。

只见他中等身材,体型偏胖,留着长胡子,神色颇为英武。

或许是由于常年在战场上,他皮肤有些黝黑而粗糙。

双目带着凌厉而霸气的光芒。

朱棣一步步走来,恭敬的冲着老朱叫了一声爹。

不同于其他皇室,老朱是从草根一步步走来,所以对于这些皇室的称呼倒也从不在意,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只要不是正式的朝会,儿子也是称他爹,而不是父皇。

老朱点了点头,道:老四,来了。

嗯。朱棣点了点头,有向朱允熞看了过来。

不等朱棣开口,朱允熞便主动打招呼道:四叔好。

朱棣乐呵呵的伸出手来,摸了摸朱允熞的脑袋瓜,笑道:几天不见,你个臭小子又长高了啊!

朱允熞得意一笑,道:那是,熞儿要快快长大,到时候就可以和四叔去北方骑大马了。

朱棣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好,四叔答应你,一定带你去北方骑马!他大声说道。

不同于老朱的其他几个儿子,朱棣的性格十分豪爽,颇有几分江湖气。四叔,那就这么说定了!朱允熞开心的说道,满是期待。

说定了!朱棣道:等到四叔平了北元,到时候带你骑马踏遍北元!

哦!太好咯!朱允熞跳起来拍手:江山有四叔守着,真好!

朱棣再次一愣,随后又大笑出来。

老四,朱元璋道:还没吃吧,一起吃点。

嗯。朱棣点了点头。

朱元璋对下人道:再添一副碗筷。

是。

饭桌上,朱允熞倒是没怎么说话。

但却在悄悄的打量着朱元璋和朱棣。

老四啊,朱元璋夹起一块烧鹅,问道:现在北方如何了?

一阵风将凉亭里的风铃吹响,朱允熞竖起耳朵,安静的听着。

朱棣放下筷子,神采飞扬道:爹,北元并不死心,总是想着反扑,不过全都被俺打回去了。

好。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棣顺水推舟道:爹,只要兵马足够,俺将来定能荡平整个北元!

一股杀伐之气凝聚在朱棣的炯炯有神的眼中,这股杀气让朱允熞感觉周围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叹息道:北元的确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雄踞草原,骁勇善战,令人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啊。

不过对于出兵的事,朱元璋却并未多言。

也看不出他是什么想法。

两人又谈了一些关于北元的其他事情,时间不早了,东西也吃得差不多了,朱棣起身告退。

临走前,朱棣回头看向朱允熞,乐呵呵的道:臭小子,快点长大,等着四叔带你骑马去。

朱允熞一笑,兴奋道:嗯嗯,四叔,就这么说定了。

等到朱棣离开之后,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反而是挂上几丝愁容。

皇爷爷,你怎么了?朱允熞问道。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问道:熞儿,皇爷爷再问你一个问题。

朱允熞抢答道:是关于北元的问题吗?

聪明!朱元璋满意的点头,道:皇爷爷想问你,如果大明现在大举兴兵北伐,可否将北元彻底荡平?

朱允熞愣了一下。

彻底荡平北元,绝非易事。

元军多为机动灵活的骑兵,擅于游击,若贸然挺进,极有可能找不到主力决战,劳师兴众,却只能撤回。

当初蓝玉率十五万大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皇室,多少有几分侥幸。

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没有找到北元王庭所在,粮食耗尽,只能班师回明。

南北战线太长,几千公里的战线,粮草补给十分困难。

第三点则是无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政权,进行统治。

就算一时获胜,退兵之后,他们又会死灰复燃。

其他不说,仅仅是这三条,便是难题了。

打败北元不难,要彻底荡平,那就难上加难了。

终明一代,始终都没有能解决此事。

不然,也不会有清军入关。

朱允熞摇了摇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熞儿觉得怕是不行。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的确不行。

你觉得你四叔适合太子之位,但是,刚才也你看到了。

若是你四叔继承大统,他一定会大举征伐北元,劳民伤财不说,胜负却也未知。

朱允熞一下子愣住了。

历史上,朱棣继位之后,的确数次大举攻伐北元。

看来,老朱早就猜到了。

并且,看老朱的态度,他似乎并不想大举北伐?

他以武功夺天下,却希望下一代进行文治?

突然,朱允熞脑中闪过一道光。

莫非这才是老朱不愿意让燕王继位的真实原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play
next
close
X